樂團 : Traffic 交通
專輯:On The Road 在路上
年份:1973年
風格 : Jazz-Rock 爵士搖滾|Prog Rock 前衛搖滾
 
Steve Winwood – 主唱,吉他,鋼琴
Chris Wood – 長笛,薩克斯
Jim Capaldi – 打擊樂,主唱
Rebop Kwaku Baah – 打擊樂器
Barry Beckett – 風琴
David Hood – 貝斯
Roger Hawkins – 鼓  
Traffic - Shout Out at the Fantasy Factory.jpg
 
Traffic在這張專輯On The Road中,主要依靠兩部分來體現迷幻特色:吉他手Dave Mason的演奏借鑒了布魯斯音樂的許多手法,在riff(即興重複段)和旋律的設計上傾向華麗風格;Winwood的唱功不俗而且嗓音條件突出,在慢板歌曲的處理上已經具有巨星的風範。樂隊突出的樂器編配能力在這張專輯中得以充分反映,管風琴、豎琴、長笛及多種印度樂器的使用使專輯音樂部分極為豐富,而對東方音樂的大膽借鑒更是生花妙筆。     http://www.565656.com/musiclist/mmc_36955.htm
 
01 - Glad / Freedom Rider
02 - Tragic Magic
03 - (Sometimes I feel So) Uninspired
04 - Shoot Out at the Fantasy Factory  拍出來的夢幻工廠   <試聽>
05 - Light Up or Leave Me Alone
06 - Low Spark of High / Heeled Boys
 

 

camsy65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樂團 : Traffic 交通
專輯:Far From Home 遠離家鄉
年份:1994年
風格 : Rock 搖滾
 
  Traffic可說是60年中末期英國最重要的ㄧ支樂團, 由 Steve Winwood , Dave Mason, Jim Capaldi,  Chris Wood(以上為原始團員), Rick Grech 等人所組成, 解散後團員分別又組成許多知名團體, 對60,70年代搖滾樂影響極為深遠!! 他們樂風融合搖滾,藍調,前衛與迷幻, 是個人非常喜愛的ㄧ個團體, 但於1974年即已宣告解散. 本輯是他們94年,即解散後20年再重聚後發行的首張也是唯一的錄音室專輯, Steve Winwood 與 Jim Capaldi 都使出渾身解數, 本人認為不輸往日水準, 仍要在此大力推薦得好作品!!          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21003301080592

Traffic-Giants-Stadium-19940803-CS120-06.jpg
Traffic   1994-8-3

●成立於 1967 年的英籍藍調、爵士搖滾經典合唱團 Traffic,其音樂係以融合了迷幻、藍調、爵士、搖滾等多重風格而聞名,在 60 ~ 70 年代的白人藍調搖滾領域裡,該團獨樹一幟的樂風型態搭配所發表的多張高評價專輯,使其成為藍調、爵士搖滾樂壇的經典合唱團之一。Traffic 在 1974 年發表【When the Eagle Flies】專輯之後即宣告解散,主要成員 Steve Winwood 和 Jim Capaldi 亦各自單飛發展,兩人均有多張優質的個人專輯發行,成績表現不錯。就在Traffic 解散近20年後的1994 年,樂迷們欣見 Steve Winwood 和 Jim Capaldi 奇蹟式的重組復出,並且以 Traffic 名義發行了一張標題為【Far from Home】的專輯。本以為復出的Traffic將會讓忠心的老樂迷們重新點燃對Traffic思念與期望的火苗,不料【Far from Home】發行之後,一切竟又靜悄悄地歸於平靜,Traffic再告消失匿跡,而這張【Far from Home】專輯成為該團最後回眸的作品,讓樂迷們感念不已。2005年1月28日,Jim Capaldi因胃癌病逝,無異為Traffic的復出機會正式劃上休止符矣!
 
●這張【Far from Home】專輯裡,我很興奮的聽到許多新的音樂元素出現在 Traffic 的音樂作品中,這些新的音樂元素應該是來自於 Steve Winwood 和 Jim Capaldi 經過將近 20 年的各自歷練昇華後所釋放出來的。縱然樂評界對【Far from Home】專輯做出屬於中性的評語,然而對於 Traffic 的忠實樂迷而言,當然還是對其報以肯定的評價。個人蠻驚訝的在【Far from Home】專輯裡聽到像「Holy Ground」這首動聽的歌謠,印象中,這應該是 Traffic 首次詮釋帶有蘇格蘭民謠風格的作品, 而且是蘇格蘭風笛 (Uilleann pipes) 第一次(可能也是最後一次)運用在其作品裡面,擔綱 Uilleann pipes 演出的是愛爾蘭籍著名風笛巨匠 Davy Spillane。    http://www.wretch.cc/blog/neilsschang/63887
 
1. Riding High (5:34)
2. Here Comes a Man (5:09)   <試聽>
3. Far From Home (8:36)
4. Nowhere Is Their Freedom (7:00)
5. Holy Ground (7:51)
6. Some Kinda Woman (5:29)
7. Every Night, Every Day (5:32)
8. This Train Won't Stop (5:26)
9. State Of Grace (7:18)
10. Mozambique 莫桑比克 (4:24)   <試聽>



2. Here Comes a Man

10. Mozambique 莫桑比克 

camsy65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音樂家:  Steve Winwood 史提夫‧溫伍德 ( Traffic 主唱)
專輯 :  Back In The High Life  上流社會生活的背後
年份:1986年
風格 : Pop Rock 流行搖滾
 
六、七零年代的知名搖滾樂團Traffic,很可惜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聽過他們的音樂,但其主唱靈魂人物Steve Winwood在1986年推出的“Back In The High Life”,我覺得這真是一張成熟內鍊的作品。這張專輯的八首曲子,水準相當平均且耐聽,除了“Higher Love”是冠軍單曲之外,“The Finer Things”及“Back In The High Life”也都有相當不錯的成績;還有像“Take It As It Comes”、“Freedom Overspill”和“Split Decision”等曲子在成人單曲榜上也有斬獲,可說是Steve Winwood個人演唱生涯的代表作,他後續的專輯“Roll With It”,也延續了這股當紅的氣勢拿到冠軍,但相較之下,我還是比較中意“Back In The High Life”。
 
Steve Winwood的聲音,在講究力道的搖滾歌手中來說略顯乾扁單薄,濃厚的喉音特徵讓我連想到Phil Collins,但他不急不徐地傳達出內心的情感深度,這點算是不容易的。在這張專輯中,樂器的編排並聽不出特別突顯那一項樂器,在一貫中庸的處理下,明亮的管樂器反而被突顯出來,這點和Phil Collins個人單飛後的作品也有些巧合之處。

Steve Winwood 4.jpg
 
在這張他參與全部曲子創作與製作的專輯,你可聽到許多他對人生的正面體驗,像“Higher Love”中即鼓勵大家,勇於追求人生中最有意義的真愛,永遠不嫌太晚就是一例。接下來的“Take It As It Comes”則是提到每個人應體認到,人生本來就是充滿波折危險的,但我們要樂觀接受它,隨時懷著逆來順受的精神,才不會有這麼多無謂的怨懟,Steve Winwood唱來很有說服力。但在提到愛情方面,反而就顯得較為保守了,“Split Decision”及“My Love’s Leaving”中都透露著對變調的感情雖想輓回,但感到無力感。尤其是“My Love’s Leaving”,編曲中的弦樂安排及風鈴聲,加上充滿憂鬱氣氛的吉他獨奏,更讓聽者融入他失落的情緒中。
 
一張難得聽到的精緻作品,Steve Winwood正在訴說著他人生的一段段故事,一個有著快樂及悲傷的High Life。
 
推薦曲目:
 
“Higher Love” – 明亮的管樂和  Chaka Khan  靈魂唱腔的合聲,歌頌著真愛的可貴及可愛。
“Take It As It Comes” – 引人注意的小喇叭及薩克斯風,是個巧妙的安排。我非常喜歡這首有勵志效果的曲子。
“The Finer Thing”— 歌詞中唱到“…the finer things keep shining through  / the way my soul gets lost in you / the finer things I feel in me / the golden dance life could be…”,值得你用心品味的曲子。
 
Steve Winwood  9.jpg
專輯介紹:
 
這是Steve Winwood在1986年發行的專輯,在美國賣出了500萬張,可以說是Steve Winwood最成功的專輯。
該專輯中"Higher Love"成為了大熱單曲,不僅獲得了排行榜冠軍,還為Steve Winwood贏下了格萊美“最佳男歌手演唱”及“Record of the Year”大獎。一些著名歌手在該專輯中為Steve Winwood演唱了背景和聲,如"Higher Love"裡的 Chaka Khan ,"Back in the High Life Again"中的James Taylor。
 
歌手介紹:
 
steve winwood 曾被 al kooper 評論為“我見過的最好的白人布魯斯歌手”。 winwood 早在伯明翰的 spencer davis group 擔任歌手和鍵盤手時就小有名氣。 1967 年,他加入 traffic 樂隊。 winwood 出生在英格蘭伯明翰市,他 14 歲時就是一個爵士樂隊的風琴手,並且掌握了許多不同的音樂風格,包括布魯斯、爵士、民歌、斯加、搖滾等等。  
 
1966 年,在 powerhouse 錄音棚,他就參與了 eric clapton、jack bruce、paul jones、pete york 和 ben palmer 的錄音。他還同其他名聲頗大的“激進搖滾”樂隊合作,如 blind faith 和 airforce。 1970~1971 年期間,他還曾是 airforce 的成員。 traffic 一直維持到 1975 年,之後,winwood 與許多樂手在他們的錄音中合作,sandy denny、stomu yamashta、george harrison 以及 toots and the maytals 樂隊。   
 
直到 1976 年,他才錄製了第 1 張個人專輯《steve winwood》(island 公司)。專輯中的一部分歌曲是他同前 traffic 的夥伴  Jim Capaldi  以及前 bonzo dog doo dah 樂隊的 viv stanshall 合作的。 1976 年 winwood 還參與錄製 stomu yamashta 的專輯《go live from paris》,並在那首著名的《crossing the line》中擔任主唱。 

Steve Winwood 3.jpg
 
1980 年,他的第 2 張專輯《arc of a diver》問世,will jennings、george stanshall 為他的歌填詞,在這張唱片中,winwood 就已經表現了運用合成器的出色技巧。 1982 年,他又出了唱片《talking back to the night》,並首先運用了多種音響效果的電子合成器技術。
到了 80 年代中期,winwood 在英國搖滾樂壇已成為前輩人物了,但專輯《back in the high life》仍能在 1986 年獲得很大成功,它共賣出 300 萬張。並且單曲《higher love》在大西洋西岸的排行榜取得了前 20 名。 1988 年的專輯《roll with it》再次獲得成功,獲得排行榜的冠軍。但 1990 年的《refugees of the heart》卻連一般的水準都沒達到。  
 
在《refugees of the heart》遭到失敗之後,winwood 和  Jim Capaldi  於 1994 年重組 traffic,雖然他們的唱片和巡迴演出都受到了普遍的歡迎,但重組並不像他們想象的那樣成功,之後 winwood 繼續著手他的個人專輯。 1995 年出版了 4CD 的精選專輯《finer things》,1997 年夏天又出版了時隔 7 年之後的第 1 張個人專輯《junction seven》。  http://www.verycd.com/topics/2849513/

1. Higher Love 5:45 (1986 Billboard #1)   <試聽>
2. Take It As It Comes 5:20
3. Freedom Overspill 5:33 (1986 Billboard #20)   <試聽>
4. Back In The High Life Again 5:33 (1987 Billboard #13)   <試聽>
5. The Finer Things 5:47  (1987 Billboard #8)   <試聽>
6. Wake Me Up On Judgement Day 5:48
7. Split Decision 5:58
8. My Love's Leavin' 5:19



1. Higher Love 5:45   (1986 Billboard #1)

3. Freedom Overspill 5:33   (1986 Billboard #20)

4. Back In The High Life Again 5:33   (1987 Billboard #13)

5. The Finer Things 5:47   (1987 Billboard #8) 

camsy65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音樂家:Steve Winwood 史提夫‧溫伍德 ( Traffic 主唱)
專輯:Chronicles 編年史
年份:1987年
風格 : Pop Rock 流行搖滾

 英國搖滾創作歌手史提夫溫伍德(Steve Winwood)來說,雖然他直到1986年才頭一次拿到排行的冠軍,可是早在二十年以前,他的名字就已經在搖滾樂壇非常響亮了。
 
1948年五月,Steve Winwood出生於伯名罕近郊的一個小鎮,父親在經營一家鑄鐵工廠之餘,也是個音樂的愛好者,不但擅長多種樂器的演奏,還擁有自己的樂隊。在父親的影響下,Steve Winwood從五歲起就開始學習鋼琴,更在十四歲那年加入了哥哥的爵士樂隊,不到一年之後,他和哥哥在伯名罕大學遇見了一個名叫史本賽戴維斯(Spencer Davis)的講師。由於志趣相投,他們三個和另外一位鼓手比特約克(Pete York)共同組成了一支R&B的四人組合「史本賽戴維斯樂隊」(Spencer Davis Group),很快的崛起,在大西洋兩岸都相當受歡迎,甚至在1967年二月以「Gimme Some Lovin'」首度打進美國排行,拿到第七名,接著又以「I'm a Man」獲得第十名。只是,Steve Winwood沒有多久就厭倦於繼續表演從美國R&B衍生出來的歌曲,因此毅然決定退出。
 
在參與「史本賽戴維斯樂隊」的期間,Steve Winwood開始結交一些比較年輕的朋友,其中包括在該樂隊巡迴途中擔任助理的戴夫梅森(Dave Mason),以及另外一支樂隊的主唱吉姆卡派爾迪( Jim Capaldi )。退出之後,他曾經與艾利克萊普頓(Eric Clapton)等人短暫的合作過,然後在1967年與梅森、卡派爾迪等人共同組成「交通」(Traffic)樂隊,起先演出一些帶有迷幻色彩的流行歌曲,而在梅森退出後,Steve Winwood把樂隊帶往一個爵士與靈魂風味比較濃
 
重的方向,引起不少注意。先後推出過三張專輯後,「交通」樂隊劃下休止符。接著,SW與克萊普頓、金傑貝克(Ginger Baker)和瑞克葛瑞奇(Ric Grech)另外組成備受矚目的「超級」團體「盲從」(Blind Faith),不過才出了一張專輯,隨即又宣告解散。在參加過貝克的「空軍」(Air Force)樂隊之後,SW開始著手策劃一張個人專輯,結果變成了「交通」樂隊重聚的作品,他們又繼續合作,直到1974年。
Steve Winwood 8.jpg
 
1977年,Steve Winwood終於推出了真正的首張個人專輯「Steve Winwood」,三年之後,又發表「Arc of a Diver」,以其中的單曲「While You See a Chance」在1981年四月拿到第七名。那首歌也同時揭開了SW與作詞名家威爾簡寧斯(Will Jennings)的長期合作。簡寧斯本來是個英語教師,在1971年前往納許維爾,投入歌詞創作的行業。在Steve Winwood的出版商居間引薦之下,簡寧斯於1980年飛往英國與SW見面,就此展開合作,在「Arc of a Diver」專輯中發表了三首兩人共同譜寫的歌曲。一年之後,他們為了「Talking Back to the Night」專輯,又合作了九首歌曲。由於合作愉快,他們繼續攜手,而Steve Winwood發表於第三張個人專輯「Back in the High Life」的八首歌曲中,兩人合作的就佔了五首,其中包括被當作首支單曲推出的「Higher Love」。
 
在紐約灌錄這首歌的時候,他們邀請到了實力派的黑人女歌手夏卡康( Chaka Khan )客串擔任和聲,然後又請來夏卡康的鼓手約翰羅賓森(John Robinson)出馬幫忙。當羅賓森發揮了他高超的技巧,並且在歌曲結尾的部分耍起非洲手鼓(tom-tom),由於效果實在是太突出了,最後他們決定把那個部分挪到前面,當作歌曲的開場。1986年六月十四日,「Higher Love」頭一次打進排行,兩個半月之後,在八月三十日登上榜首寶座,為SW奪下他生平的第一次排行冠軍,距離他當年以「史本賽戴維斯樂隊」的「Gimme Some Lovin'」首度進入排行榜二十年五個月又三個星期,更奪下了該年度「最佳唱片」和「最佳流行男歌手」兩項葛萊美獎。Steve Winwood持續的屹立歌壇,在1988年再度以「Roll with It」創下更好的排行成績,奪得連續四個星期冠軍。   (轉載自  銀河網路 西洋音樂 冠軍名曲的故事)  http://blog.xuite.net/ymf6093/blog/15248128
 
01 - Wake Me Up On Judgement Day
02 - While You See A Chance
03 - Vacant Chair
04 - Help Me Angel
05 - My Love's Leavin'
06 - Valerie 瓦萊麗   <試聽>
07 - Arc Of A Diver
08 - Higher Love
09 - Spanish Dancer
10 - Talking Back To The Night
 

 

camsy65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音樂家:  Steve Winwood 史提夫‧溫伍德 ( Traffic 主唱)
專輯 :  Roll With It 一起搖擺
年份:1988年
風格 : Pop Rock 流行搖滾

Steve Winwood持續的屹立歌壇,在1988年再度以「Roll with It」創下更好的排行成績,奪得連續四個星期冠軍。

Steve Winwood,一位來自於英國的藝人,除了演唱與創作之外,同時也從事多種不同樂器的演奏。他剛出道的時候陸陸續續待過一些樂團,但是自 1977 年後就開始單飛並追求個人的表演事業。他的前幾張個人專輯雖然擁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卻沒有甚麼特別出色的單曲,而且在英美兩地的成績也呈現起起伏伏的窘境。一直到了第五張個人專輯 – Back in the High Life (1986年) 他加入了更多流行音樂的元素,因而不但專輯的銷售量有明顯的成長,也順利締造了數首排行單曲,其中包括他的首支 Billboard Hot 100 冠軍單曲 Higher Love。而於 1988 年所推出的專輯 Roll with It,延續上一張專輯的氣勢,在銷售量與排行成績上面同樣擁有不俗的表現。而今天要介紹的這首單曲,正是收錄於 Roll with It 這張專輯的同名單曲,擁有 Billboard Hot 100 四周冠軍的排行成績,是 Steve Winwood 至今排行成績最好的一首單曲。在這張專輯中,還有另外一首單曲 – Don’t You Know What the Night Can Do 同樣屬於 Steve Winwood 的招牌單曲之一。   http://musicof80s.blogspot.tw/2010/09/roll-with-it-by-steve-winwood.html

1. Roll With It 一起搖擺  5:17 <試聽>
2. Holding On 抱著  6:14   <試聽>
3. The Morning Side  5:12
4. Put On Your Dancing Shoes 5:10
5. Don't You Know What The Night Can Do? 6:53  <試聽>
6. Hearts On Fire  5:14
7. One More Morning  4:58
8. Shining Song 5:29


1. Roll With It 一起搖擺

2. Holding On 抱著

5. Don't You Know What The Night Can Do? 

camsy65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音樂家:Steve Winwood 史提夫‧溫伍德  ( Traffic 主唱) 

 

 

專輯:Refugees Of The Heart 難民的心

 

年份:1990年
風格 : Pop Rock 流行搖滾
 
 英國搖滾創作歌手史提夫溫伍德(Steve Winwood)來說,雖然他直到1986年才頭一次拿到排行的冠軍,可是早在二十年以前,他的名字就已經在搖滾樂壇非常響亮了。
 
1948年五月,Steve Winwood出生於伯名罕近郊的一個小鎮,父親在經營一家鑄鐵工廠之餘,也是個音樂的愛好者,不但擅長多種樂器的演奏,還擁有自己的樂隊。在父親的影響下,Steve Winwood從五歲起就開始學習鋼琴,更在十四歲那年加入了哥哥的爵士樂隊,不到一年之後,他和哥哥在伯名罕大學遇見了一個名叫史本賽戴維斯(Spencer Davis)的講師。由於志趣相投,他們三個和另外一位鼓手比特約克(Pete York)共同組成了一支R&B的四人組合「史本賽戴維斯樂隊」(Spencer Davis Group),很快的崛起,在大西洋兩岸都相當受歡迎,甚至在1967年二月以「Gimme Some Lovin'」首度打進美國排行,拿到第七名,接著又以「I'm a Man」獲得第十名。只是,Steve Winwood沒有多久就厭倦於繼續表演從美國R&B衍生出來的歌曲,因此毅然決定退出。
 
在參與「史本賽戴維斯樂隊」的期間,Steve Winwood開始結交一些比較年輕的朋友,其中包括在該樂隊巡迴途中擔任助理的戴夫梅森(Dave Mason),以及另外一支樂隊的主唱吉姆卡派爾迪( Jim Capaldi )。退出之後,他曾經與艾利克萊普頓(Eric Clapton)等人短暫的合作過,然後在1967年與梅森、卡派爾迪等人共同組成「交通」(Traffic)樂隊,起先演出一些帶有迷幻色彩的流行歌曲,而在梅森退出後,Steve Winwood把樂隊帶往一個爵士與靈魂風味比較濃重的方向,引起不少注意。先後推出過三張專輯後,「交通」樂隊劃下休止符。接著,SW與克萊普頓、金傑貝克(Ginger Baker)和瑞克葛瑞奇(Ric Grech)另外組成備受矚目的「超級」團體「盲從」(Blind Faith),不過才出了一張專輯,隨即又宣告解散。在參加過貝克的「空軍」(Air Force)樂隊之後,SW開始著手策劃一張個人專輯,結果變成了「交通」樂隊重聚的作品,他們又繼續合作,直到1974年。
Steve Winwood 1.jpg
 
1977年,Steve Winwood終於推出了真正的首張個人專輯「Steve Winwood」,三年之後,又發表「Arc of a Diver」,以其中的單曲「While You See a Chance」在1981年四月拿到第七名。那首歌也同時揭開了SW與作詞名家威爾簡寧斯(Will Jennings)的長期合作。簡寧斯本來是個英語教師,在1971年前往納許維爾,投入歌詞創作的行業。在Steve Winwood的出版商居間引薦之下,簡寧斯於1980年飛往英國與SW見面,就此展開合作,在「Arc of a Diver」專輯中發表了三首兩人共同譜寫的歌曲。一年之後,他們為了「Talking Back to the Night」專輯,又合作了九首歌曲。由於合作愉快,他們繼續攜手,而Steve Winwood發表於第三張個人專輯「Back in the High Life」的八首歌曲中,兩人合作的就佔了五首,其中包括被當作首支單曲推出的「Higher Love」。
 
在紐約灌錄這首歌的時候,他們邀請到了實力派的黑人女歌手夏卡康(Chaka Kahn)客串擔任和聲,然後又請來夏卡康的鼓手約翰羅賓森(John Robinson)出馬幫忙。當羅賓森發揮了他高超的技巧,並且在歌曲結尾的部分耍起非洲手鼓(tom-tom),由於效果實在是太突出了,最後他們決定把那個部分挪到前面,當作歌曲的開場。1986年六月十四日,「Higher Love」頭一次打進排行,兩個半月之後,在八月三十日登上榜首寶座,為SW奪下他生平的第一次排行冠軍,距離他當年以「史本賽戴維斯樂隊」的「Gimme Some Lovin'」首度進入排行榜二十年五個月又三個星期,更奪下了該年度「最佳唱片」和「最佳流行男歌手」兩項葛萊美獎。Steve Winwood持續的屹立歌壇,在1988年再度以「Roll with It」創下更好的排行成績,奪得連續四個星期冠軍。   (轉載自  銀河網路 西洋音樂 冠軍名曲的故事) 
 
01. You'll Keep On Searching [6:19]   <試聽>
02. Every Day (Oh Lord) [5:49]
03. One And Only Man [5:01]
04. I Will Be Here [5:57]    <試聽>
05. Another Deal Goes Down [4:56]
06. Running On [4:19]
07. Come Out And Dance [5:34]
08. In The Light Of Day [9:44] 



01. You'll Keep On Searching

04. I Will Be Here 

camsy65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音樂家:  Steve Winwood 史提夫‧溫伍德 ( Traffic 主唱)
專輯 :  Junction Seven 交叉點七
年份:1997年
風格 : Pop Rock 流行搖滾
 
  Steve Winwood: 曾被 al kooper 評論為“我見過的最好的白人布魯斯歌手”。 Winwood 早在伯明翰的 Spencer Davis Group 擔任歌手和鍵盤手時就小有名氣。 1967 年,他加入 Traffic 樂隊。 Winwood 出生在英格蘭伯明翰市,他 14 歲時就是一個爵士樂隊的風琴手,並且掌握了許多不同的音樂風格,包括布魯斯、爵士、民歌、斯加、搖滾等等。
 
   1966 年,在 Powerhouse 錄音棚,他就參與了 Eric Clapton、Jack Bruce、Paul Jones、Pete York 和 Ben Palmer 的錄音。他還同其他名聲頗大的“激進搖滾”樂隊合作,如 Blind Faith 和 Airforce。 1970~1971 年期間,他還曾是 Airforce 的成員。 Traffic 一直維持到 1975 年,之後,Winwood 與許多樂手在他們的錄音中合作,Sandy Denny、Stomu yamashta、George Harrison 以及Toots and the Maytals 樂隊。直到 1976 年,他才錄製了第 1 張個人專輯《Steve Winwood》(Island 公司)。專輯中的一部分歌曲是他同前 Traffic 的夥伴  Jim Capaldi  以及前 Bonzo Dog Doo Dah 樂隊的 Viv Stanshall 合作的。 1976 年 Winwood 還參與錄製 Stomu Yamashta 的專輯《Go Live from Paris》,並在那首著名的《crossing the line》中擔任主唱。  

Steve Winwood 7.jpg
 
    1980 年,他的第 2 張專輯《Arc of a Diver》問世,Will Jennings、George Stanshall 為他的歌填詞,在這張唱片中,Winwood 就已經表現了運用合成器的出色技巧。 1982 年,他又出了唱片《Talking back to the Night》,並首先運用了多種音響效果的電子合成器技術。   
    到了 80 年代中期,winwood 在英國搖滾樂壇已成為前輩人物了,但專輯《Back in the High Life》仍能在 1986 年獲得很大成功,它共賣出 300 萬張。並且單曲《Higher Love》在大西洋西岸的排行榜取得了前 20 名。 1988 年的專輯《Roll With It》再次獲得成功,獲得排行榜的冠軍。但 1990 年的《Refugees of the Heart》卻連一般的水準都沒達到。 
 
    在《Refugees of the Heart》遭到失敗之後,Winwood 和  Jim Capaldi   於 1994 年重組 traffic,雖然他們的唱片和巡迴演出都受到了普遍的歡迎,但重組並不像他們想象的那樣成功,之後 Winwood 繼續著手他的個人專輯。 1995 年出版了 4CD 的精選專輯《Finer Things》,1997 年夏天又出版了時隔 7 年之後的第 1 張個人專輯《Junction Seven》。    http://mvd.360buy.com/20043400.html
 
01. Spy in the House of Love  間諜在眾議院的愛  [04:46]    <試聽>
02. Angel of Mercy [05:02]
03. Just want to Have Some Fun [04:57]
04. Let Your Love Come Down [05:45]
05. Real Love [05:22]
06. Fill Me Up [04:25]
07. Gotta get Back to My Baby [04:51]
08. Someone Like You [04:37]
09. Family Affair [05:15]
10. Plenty Lovin' [05:57]
11. Lord of the Street [06:27]
 

 

camsy65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音樂家:  Steve Winwood 史提夫‧溫伍德 ( Traffic 主唱)
專輯 :  Nine Lives 九個旅程
年份:2009年
風格 : Pop Rock 流行搖滾
 
初出道時有 The Wonder Boy(神童)之稱,兼多項格林美獎得主之經典音樂人 Steve Winwood,推出最新大碟 'Nine Lives'。製作9首結集 blues、rock 之高質素搖滾歌曲。首支單曲 "Dirty City" 請來 Eric Clapton 客串相助。

Steve Winwood 6.jpg
 
比較起他上一張大碟 'About Time','Nine Lives' 顯現拉丁的味道來得淡了。但有更具冒險性的新鮮感,尤其在 "Dirty City" ,那令人振奮的粗礫的音響,這首歌曲更由他以往組合 Blind Faith 的成員 Eric Clapton 客串演繹像那火焰般燃燒的結他功力。大碟可以找到你一直對 Steve Winwood 期待的一切,他的哀怨的歌聲,明朗的節奏,集合了各樣的音樂感染(funk、jazz、blues、world)-當然還有 Winwood 最喜歡的 Hammond B3 organ,滲透在整張大碟上,那呈獻出熾熱燃燒的,以至閃爍微弱的舒適。
 
大碟中還有許多精彩之處包括 "Forget About Him",透過不同的樂器充份讓你享受歡樂躍動的6分鐘旅程,還有 "Hungry Man" 那類似 Paul Simon 巴西風格的 "Rhythm Of The Saints","We're All Looking",一個真正優美 latin funk 點綴著 hammond 令 "Secrets" 清楚顯示出這張大碟的多樣化,是真正的音樂寶藏。  http://www.hmv.com.hk/ch/product/rockpop.asp?sku=68872
 
01. I'm Not Drowning [03:32]
02. Fly [07:49]
03. Raging Sea [06:17]
04. Dirty City  骯髒的城市  [07:44]    <試聽>
05. We're All Looking [05:26]
06. Hungry Man [07:08]
07. Secrets [06:41]
08. At Times We Do Forget [05:57]

 

 

09. Other Shore [06:42]  

 

 

camsy65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