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John Williams (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音樂家 : John Williams 約翰·威廉姆斯
專輯 :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法櫃奇兵 (印第安納瓊斯第1集)
年份 : 1981年/1995年 
風格 : Soundtrack 原聲 | OST 電影配樂
 
原聲帶一開場的主題曲Raiders March,是80年代最成功的電影主題曲之一,當然也是威廉斯個人創作生涯的代表作,深具浪漫派古典音樂的壯盛氣息,百分之百的英雄樂章,而且也成為主角印弟安那.瓊斯不可分割的聽覺形象,相信早已是影迷與樂迷耳熟能詳的經典曲目.
 
  接著的Main Title: South America,開始為印弟的冒險揭開序幕,這段音樂聽來十分陰暗,描述影片一開始時,瓊斯在危險黑暗的祕魯叢林中尋找印加古物的冒險,音色中充滿了危機四伏的晦暗.In The Idol's Temple描述印弟進入印加神廟找尋黃金神像,其中充滿了緊張神秘的氣息,在古老致命機關下死裏逃生的片段更是千鈞一髮.開場音樂至此可說都相當陰沈,而Flight From Peru終於將整個音樂氣氛拉抬起來,印弟在土人的追殺下登上接應的飛機揚長而去,神釆飛揚的奇兵進行曲為整部影片的“引子”作了一個明亮的結尾.
 
  Journey To Nepal開場的是優美的瑪麗安主題,描寫印弟的昔日戀人,她的父親是法櫃之謎的研究者,擁有尋找法櫃的重要線索,法櫃的主題聯繫著女主角和法櫃的關係,印弟的主題中,瓊斯踏上前往尼泊爾找尋瑪麗安的旅程,用古老的地圖,加上深具未知氣息與地域色彩的音樂來展現主角的旅程,是印弟安那.瓊斯系列的典型手法.
 
  The Medallion是古物“The Medallion”的主題,它是指出法櫃藏匿處的重要關鍵,描寫的十分傳神,這個主題和法櫃的主題同樣充滿了古老的神秘色彩,而且也常和法櫃的主題合併使用,後段則是納粹爭奪Medallion,而印弟和瑪麗安帶著Medallion逃走的音樂.接著的To Cairo,在印弟和瑪麗安的明亮主題中,印弟和瑪麗安抵達了深具異國風情的開羅.
 
  繼Flight From Peru之後,本片第二個相當具有特色的追逐音樂Basket Game登場,這是納粹在混亂市集中綁架瑪麗安的音樂,威廉斯用流暢靈活的絃樂將這段追逐詮釋的相當有特色,而且帶著幾分戲謔的味道,當中一個威風八面的阿拉伯樂句更是令人印象深刻,末段的瑪麗安主題則是描寫印弟見綁架瑪麗安的的貨車翻覆爆炸,以為瑪麗安己葬生火海.
 
  The Map Room: Dawn是本片最精彩的配樂之一,以法櫃的主題為基調,描寫印弟藉Medallion在地圖室中找到法櫃藏匿的正確地點.音樂中將古宗教的未知力量刻劃的磅礡神秘,當旭日的光芒穿過Medallion,在地圖室的城巿模型中指出地點時,的確相當令人振奮.Reunion And The Dig Begins描述印弟和瑪麗安的重逢,只是印弟一心想先找出法櫃,所以不能先救瑪麗安,免的暴露行蹤,所以只好將瑪麗安留在納粹軍營,瑪麗安當然是氣壞了,不過也因為如此,印弟一行人搶在納粹之前找到了藏匿法櫃的“靈魂之泉”.The Well Of The Souls的音樂令人毛骨悚然,因為印弟一進入“靈魂之泉”,才發現這裏赫然是個大蛇窟,要拿到法櫃還真的不容易,何況印弟最怕蛇了,從這段音樂也足以證明約翰.威廉斯絕對是可以寫驚悚片的,陰森緊張的氣氛和老前輩伯納赫曼的音樂不遑多讓.
 
  Airplane Fight描寫一段印弟和納粹大塊頭的打鬥,並不是很有特色的動作音樂,不過接著的Desert Chase則是本片最高潮的追逐場面,描述印弟在沙漠中單槍匹馬追擊納粹軍隊,試圖奪回法櫃,一開場的音樂就英雄的令人熱血沸騰,尤其是印弟策馬出閘的樂句,氣勢如虹,在印弟的奇兵進行曲之後,納粹主題登場,緊跟著一連串以鼓號樂為主的纏鬥,打的如火如塗,音樂在印弟不慎翻下卡車時急轉直下,夾在兩部軍車之間的印弟進退維谷,不過大家不要太擔心,印弟常常這樣的,最後印弟的奇兵進行曲揚起,印弟自然是化險為夷,帶著法櫃揚長而去.
 
  優美的Marion's Theme是這部冒險配樂難得的抒情時刻,描繪瑪麗安和印弟一小段溫柔的獨處,只是很不幸的,納粹又尾隨而至,而且捉走了瑪麗安,也再次帶走法櫃.The German Sub/To The Nazi Hideout中固然有印弟英姿煥發的抵抗,但為了瑪麗安,也為了想一睹法櫃的真相,印弟還是黯然棄械了.
 
  Ark Trek以法櫃和Medallion的主題交織出開啟法櫃的佈署.接著的The Miracle Of The Ark,開啟法櫃的儀式正式展開,這段描述法櫃魔力的配樂,當然是本片最出色的代表作,音樂開場神秘低迷,但充滿了山雨欲來的氣氛,在小號揚起法櫃的主題後,法櫃開啟的儀式展開,一時音樂展現了風起雲湧,風雲變色的氣勢,印弟發覺情勢有異,要瑪麗安閉上眼睛,不論發生了什麼都不要睜開.法櫃一打開時,裏面除了沙子什麼也沒有,但緊跟著弦樂帶出了Medallion的主題,天使的幻象的由法櫃中飛舞出來,結構出不可思議的奇觀,然後音樂驟然一變,法櫃神奇的力量變成驚心動魄的毀滅,而在場的人當然也只有不曾褻瀆神威的印弟和瑪麗安逃過一劫,這段音樂充滿強烈奇異的音色和驚心動魄的力量,戲劇性也高潮迭起,是很棒的作品.
 
  The Warehouse是本片的尾聲,在法櫃的主題中,法櫃被封入最高機密的箱子裏,埋沒在其他成千上萬,一模一樣的箱子中,現在回想起來,覺得有些<X檔案>的味道.至於最後End Credits自然是由奇兵進行曲和瑪麗安主題所構成的終曲,這種格式的終曲也是威廉斯在80年代的典型風格.
 
 
◆ 約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
 
約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是美國歷史上名氣最大、獲獎最多、商業上最為成功的作曲家之一。提起他,就很容易讓人想到約翰·菲利普·蘇薩、阿倫·科波蘭或是列昂納多·伯恩斯坦,因為他再次詮釋了美國作曲家時代的內涵。迄今為止,約翰·威廉姆斯先後45次獲奧斯卡提名,捧回5座奧斯卡獎盃,20余次黃金及白金唱片獎,2次艾美獎,4次金球獎,20次格萊美獎,6次土星獎,7項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等,毫無疑問是全世界最受人尊重的作曲家之一。
 
威廉姆斯先後出任過無數國家及世界級管弦樂隊的指揮,其中最著名的是1980到1993年期間,擔任波士頓通俗交響樂團第19任指揮,率領樂團在美國和日本等地舉辦過3場大規模的通俗音樂巡演。目前,威廉姆斯擔任該交響樂團的名譽指揮。他還為1984、1988和1996年的夏季奧運會、2002年的冬季奧運會譜寫過主題曲。
 
威廉姆斯於1932年2月8日生於紐約長島,父親是哥倫比亞電台的一名打擊樂器手,從小在音樂環境裡長大。15歲那年,決心成為一名可以在音樂會上表演的鋼琴家;1948年,搬遷到洛杉磯居住,成為一名年輕的鋼琴家,自己組建了一個爵士樂隊;19歲舉辦了自己原創曲子及鋼琴奏鳴曲的音樂會。
 
青少年時代的威廉姆斯曾就讀於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洛杉磯城市大學,在米高梅電影公司音樂人羅伯特·萬·艾普斯手下學譜曲和指揮,同時在課外向作曲家馬裡奧·卡斯特諾沃·特德斯科求教作曲真諦。大學畢業後,威廉姆斯在美國空軍裡呆了三年,負責軍樂隊指揮。後來又師從鋼琴教師羅西娜·萊維妮,磨練表演技巧。這時候,他靠在爵士樂俱樂部打工掙學費,羅西娜鼓勵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作曲上面。於是,威廉姆斯重新返回洛杉磯,做好進軍好萊塢的各種準備。到洛杉磯後,先是到製片公司當鋼琴演奏員,為一系列電視劇配樂,並和伯納德·赫爾曼結成了朋友。
 
24歲的威廉姆斯正式加盟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後來到了20世紀福克斯公司,為阿爾弗雷德·紐曼、弗朗茲·瓦克斯曼等知名音樂人譜寫樂曲。威廉姆斯同時也參加流行音樂的表演和籌劃,這時候他向女演員兼歌手的芭芭拉·瑞克(Barbara Ruick)求婚,兩人後來結了婚,直到1974年芭芭拉去世。兩人生育有3個孩子:女兒現在是醫生,兩個兒子都是搖滾音樂人。
 
60年代,威廉姆斯為許多知名電視作品譜曲,他還在大劇院舉辦個人原創音樂會。70年代,威廉姆斯得到了一個“災難唱片之王”的稱號,相繼為《海神號歷險記》(The Poseidon Adventure)、《大地震》(Earthquake)和《火燒摩天樓》(The Towering Inferno)三部講述災難故事影片創作音樂唱片。1972年,威廉姆斯為影片《幻像》(Images)創作了一首心理樂曲,至今仍然是世界音樂史上最具創新精神的音樂作品。他為《流氓好漢》(The Reivers)(1969)譜寫的主題曲,吸引了好萊塢名導史蒂芬·斯皮爾伯格的注意,此後兩人開始合作,實現了強強聯手。斯皮爾伯格還把威廉姆斯推薦給另外一位好萊塢大導演喬治·盧卡斯。雖然好萊塢影壇風雨變幻,但威廉姆斯依然保持著旺盛的創作激情,創作了大量電影音樂。
 
拍攝於80年代初的科幻片《E·T》為威廉姆斯贏得第三座奧斯卡獎盃。這一時期,他重返電視界,為NBC的“晚間新聞”等創作了很多音樂作品。這一時期,他和斯皮爾伯格的合作大大減少。威廉姆斯於1980年被任命為波士頓通俗交響樂團第19任指揮,自1993年退休至今任該團名譽指揮。同時他還擔任波士頓交響樂團坦格爾伍德音樂節的駐會藝術家。
 
進入90年代之後,打算退休的威廉姆斯作品逐漸減少,尤其是在《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和《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這兩部影片之後更是如此。短暫的休整之後,威廉姆斯耐不住內心對音樂的渴望和激情,重新回到音樂創作上來。先後為《刺殺肯尼迪》(JFK)、《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等10多部電影創作音樂或擔任音樂總監。
 
進入21世紀後,威廉姆斯並沒有放慢事業的腳步。他繼續與斯皮爾伯格和盧卡斯進行合作,作品包括《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星戰前傳》、《少數派報告》(Minority Report)等。威廉姆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音樂會方面,為迪斯尼音樂大廳創作主題曲、譜寫輕歌劇等。另外,他的音樂魔力在2001、2002和 2004年所拍攝的《哈利·波特》(Harry Potter)魔幻電影中也有明確的體現。如今,世界各地的人們都會哼唱威廉姆斯的曲子,在音樂會大廳裡,在散步的小路上,音樂專輯收藏者的書架上,體育競技場上,遊行隊伍中,到處都有他創作的音樂的影子。
 
年歲已高的威廉姆斯在05年的一陣創作高峰期後又沉寂了下來,一直沒有新作的他也讓更多的樂迷為他的身體感到了擔憂,只是希望他在推出更多優秀作品的同時保重身體~
 
是電影造就了約翰威廉斯,而約翰威廉斯則進一步的,將自己的音樂帶出電影外,走入音樂演奏會中。同時,約翰威廉斯也一直嘗試協奏曲,音樂劇等非電影音樂創作,曾和不少知名交響樂團,如倫敦愛樂合作發表他的非電影音樂作品。 
 
  在電影音樂工作者中,大概很難再找到一個如同約翰威廉斯般,跨越古典與流行,電影界與音樂界的多元化作曲家,如果沒有了約翰威廉斯的音樂,我們又怎能想象這世上竟然有這樣一顆心,它可以容得下這兩款截然不同的曲風繆斯;你或許更難想像這位鼎鼎大名的作曲家,從來都不願讀劇本,他只相信眼睛看到的,因為他獨具慧眼,不但可以看到影片風情,還可以讀出電影無法捕捉到的愛…… 
 
1981年曲目
1.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6:04
2. Flight From Peru 2:23
3. The Map Room: Dawn 3:54
4. The Basket Game 4:49
5. The Well Of The Souls 4:58
6. Desert Chase 7:42
7. Marion's Theme 3:10
8. The Miracle Of The Ark 6:12
9. The Raiders March
 
1995年曲目
1. The Raiders March (2:50) <試聽>
2. Main Title: South America, 1936 (4:10) 
3. In the Idol's Temple (5:26) 
4. Flight from Peru (2:20) 
5. Journey to Nepal (2:11) 
6. The Medallion (2:55) 
7. To Cairo (1:29) 
8. The Basket Game (5:04) 
9. The Map Room: Dawn (3:52) 
10. Reunion and The Dig Begins (4:10) 
11. The Well of Souls (5:28) 
12. Airplane Fight (4:37) 
13. Desert Chase (8:15) 
14. Marion's Theme (2:08) 
15. The German Sub/To the Nazi Hideout (4:32) 
16. Ark Trek (1:33) 
17. The Miracle of the Ark (6:05) 
18. The Wharehouse (0:56) 
19. End Credits (5:20)  



連播

1. The Raiders March 突襲者行軍

camsy65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音樂家 : John Williams 約翰·威廉姆斯
專輯 : The Temple of Doom 魔宮傳奇 (印第安納瓊斯第2集)
年份 : 1984年 
風格 : Soundtrack 原聲 | OST 電影配樂
 
 <魔宮傳奇>是一部娛樂性十足的作品,然而它也是印弟安那.瓊斯系列最誇張的作品,約翰.威廉斯的配樂雖然獲得金像獎的提名,但也有樂評人覺得整個音樂寫的實在太誇張了,幾乎是走火入魔,不過話又說回來,這部電影在氣質上和<法櫃奇兵>古老神祕的傳說色彩的確有些不同,在內容上它似乎比較殘忍,充斥著邪教膜拜,生人活祭的詭異氣氛,為了沖淡這種異端的色調,它增加了一些比較搞笑的內容,特別是女主角淪落蠻荒的窘態畢露的確十分有趣,而動作場面目不暇給,幾乎不給觀眾喘息的機會,因此威廉斯在音樂處理上邪門了點,好像也沒有什麼不對.
Indiana Jones 3.jpg
 
  <魔宮傳奇>的配樂目前只有日本發行的牌子,美國原先的版本已經絕版,所以巿價當然是很高的,不過日本發行的版本和美國的在音樂內容上是一樣的,只是包裝全是日文,而且沒有任何解說,不過這是比較容易取得的版本,這部配樂也是威廉斯早期的作品中少數採用數位錄音的,所以音質上十分磅礡出色,只是電影中有很多,很多音樂沒有收錄的原聲帶中,而且這些音樂也十分出色,鬼氣十足,所以自然是十分期待有朝一日,它能有完整版的原聲帶發行,而聽完這張緊張刺激的原聲帶,你也會同意,如果“冒險”有個名字,那就是“印弟安那.瓊斯”
 
Anything Goes是一個十分別緻的開場,片頭開始是派拉蒙的山峰標誌,然後這個標誌拉開變成一面銅鑼,一個威武的古裝武士大槌一揮,隨著神秘威武的音樂,敲開了影片的序幕,緊跟著在女聲合唱的引領下,音樂氣質為之一變,煞時變成了富麗堂皇的夜總會歌舞秀,這首曲子“聽說”是中文歌,不過有些“聽不太出來”,只是也不像英文就是了,眼尖的影迷還會發現這家上海夜總會居然還叫做“歐比王”,顯然是幽了<星際大戰>一默.在Fast Streets of Shanghai中,照例印弟又要為了寶物被壞人追,這次搶的努爾哈赤的骨灰,不同的是這回他增加了兩個夥伴,人小鬼大的中國孤兒小滑溜,還有陰錯陽差捲入混戰,尖叫實力指數一百的夜總會歌女,只是我個人不特別喜愛這個音樂,因為聽起來有些平常,末段照例來一段“奇兵進行曲”,為影片開場的“引子”來個英姿煥發的收尾.
Indiana Jones 2.jpg
 
  照故事順序的話,接下來就應該是Slalom on Mt. Humol,印弟一行人被奸人陷害墜機,沒有降落傘的情形下,只好坐“救生艇”跳下來,沒想到這種在“鐵達尼號”上不夠用的東西在飛機上居然有,於是印弟和女主角,小滑溜在雪山上來一段驚險刺激的高速滑行,一路從山上毫髮無傷的滑到山下的印度,女主角不愧是上海歌後,雖然什麼事也不會,但尖叫聲中氣十足,不絕於耳,與威廉斯以高音笛狂飆的音樂相映成趣,後來這位女主角凱特卡普蕭成為史匹伯的嬌妻,不知是否和她尖叫的實力有關.
 
  流落印度的印弟一行人,被當作天上掉下來的神兵,在印度小村居民的請托下,前往魔宮找回被奪走的精神支柱“桑卡拉”,這是三塊有神奇力量的魔石,意即 “榮華富貴”,於是印弟一行人浩浩蕩蕩的上路了,Short Round's Theme這段描寫旅程的音樂,是我個人十分喜愛的段落,小滑溜的主題鋪陳出異域冒險的興奮,而女主角的主題在其間窘態百出,但流暢生動,“桑卡拉”的主題則描寫村中長者為這群天降奇兵真摯的默禱.

Indiana Jones 6.jpg
 
  Nocturnal Activities也是一段相當精彩的配樂,描寫印弟和女主角間有些爆笑的挑情,開場女主角的主題妖嬌美麗,風情萬種,然後樂風一轉,輕靈逗趣的撥絃描寫印弟和女主角間的爭執,雙方僵持不下,各自回臥房賭對方一定會先臣服在自己的魅力之下,兩人在房中無所事事,音樂變的懶散滑稽,顯示男女主角連自己都覺得好無聊,不過印弟還是早了一步棄守,正要投向女主角懷抱,房門還沒開,卻遭到突襲,驚慌的音樂中穿插著爭執的撥絃,那是因為咱們女主角對印弟房中的打鬥渾然不覺,只在門外大發大小姐脾氣,幸虧小滑溜警覺的早,印弟才化險為夷,但印弟連忙衝進女主角房間,女主角則在床上擺出嫵媚的姿勢恭候大駕,不過印弟早嚇去了半條命,在仔細搜索下,發現了女主角房中的密道.
 
  Bug Tunnel and Death Trap描寫密道中可怕的蟲穴與死亡陷阱,印弟和小滑溜誤中陷阱,命在旦夕,女主角雖百般不願,還是得進那個烏漆八黑的地道解除機關,女主角在地道中不點燈還好,一點燈才發現地道中群蟲亂竄,女主角當然是花容失色,只是在機關房中的印弟也不好過,眼看就要千瘡百孔,威廉斯用漸進式的編曲生動的刻劃出危機的緊迫和死裏逃生的驚魂甫定.

Indiana Jones.jpg
 
  The Temple of Doom是一首陰氣森森的恐怖合唱,描寫魔宮中詭異邪門的生人活祭,很黑暗的一首作品,而Children in Chains則是電視九點半檔的“常備良樂”,通常用在爸爸打了女兒一巴掌,媽媽發現爸爸有外遇,以及爸爸被好朋友倒了五千萬這一類的劇情,不過其實這段音樂是描述魔宮中受凌虐的兒童奴隸,所以聽起來才這樣悲情,是“桑卡拉”主題的變奏曲,不過說到‘桑卡拉“主題的運用,最精彩的當然是Slave Children's Crusade,這個主題變奏成氣勢渾厚的進行曲,而且當中有精彩的動作音樂,特別是後半段印弟受邪術所傷,和魔宮大塊頭在碎石機上搏鬥時,渾厚的小鼓聽起來就像碎石機上無所不摧的力道,而描寫印弟錐心之痛的樂段也相當傳神,是一段很棒的”桑卡拉”變奏曲.
 
  The Mine Car Chase描寫全片最高潮的動作場面“礦車大追逐”,這回威廉斯居然選用笛子做為主奏的樂器,而且編曲聽起來十分瘋狂,但感覺卻很刺激,尤其中間有一段礦車飛越斷橋的劇情,在電影中威廉斯突然停掉所有的配樂,只勝下女主角“精湛”的尖叫獨撐大局,效果相當有趣,也再次驗證女主角尖叫的威力所向披靡,即使音樂氣勢壯麗如約翰.威廉斯,也不敢與之正面為敵.而最後的終曲Finale and End Credits,結合了奇兵進行曲,桑卡拉主題變奏的解放兒童奴隸,以及小滑溜和女主角的主題,自然是很精彩的囉.

 
 
◆ 約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
 
約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是美國歷史上名氣最大、獲獎最多、商業上最為成功的作曲家之一。提起他,就很容易讓人想到約翰‧菲利普‧蘇薩、阿倫‧科波蘭或是列昂納多‧伯恩斯坦,因為他再次詮釋了美國作曲家時代的內涵。迄今為止,約翰‧威廉姆斯先後45次獲奧斯卡提名,捧回5座奧斯卡獎盃,20余次黃金及白金唱片獎,2次艾美獎,4次金球獎,20次格萊美獎,6次土星獎,7項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等,毫無疑問是全世界最受人尊重的作曲家之一。
 
威廉姆斯先後出任過無數國家及世界級管弦樂隊的指揮,其中最著名的是1980到1993年期間,擔任波士頓通俗交響樂團第19任指揮,率領樂團在美國和日本等地舉辦過3場大規模的通俗音樂巡演。目前,威廉姆斯擔任該交響樂團的名譽指揮。他還為1984、1988和1996年的夏季奧運會、2002年的冬季奧運會譜寫過主題曲。
 
威廉姆斯於1932年2月8日生於紐約長島,父親是哥倫比亞電台的一名打擊樂器手,從小在音樂環境裡長大。15歲那年,決心成為一名可以在音樂會上表演的鋼琴家;1948年,搬遷到洛杉磯居住,成為一名年輕的鋼琴家,自己組建了一個爵士樂隊;19歲舉辦了自己原創曲子及鋼琴奏鳴曲的音樂會。
 
青少年時代的威廉姆斯曾就讀於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洛杉磯城市大學,在米高梅電影公司音樂人羅伯特‧萬‧艾普斯手下學譜曲和指揮,同時在課外向作曲家馬裡奧‧卡斯特諾沃‧特德斯科求教作曲真諦。大學畢業後,威廉姆斯在美國空軍裡呆了三年,負責軍樂隊指揮。後來又師從鋼琴教師羅西娜‧萊維妮,磨練表演技巧。這時候,他靠在爵士樂俱樂部打工掙學費,羅西娜鼓勵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作曲上面。於是,威廉姆斯重新返回洛杉磯,做好進軍好萊塢的各種準備。到洛杉磯後,先是到製片公司當鋼琴演奏員,為一系列電視劇配樂,並和伯納德‧赫爾曼結成了朋友。
 
24歲的威廉姆斯正式加盟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後來到了20世紀福克斯公司,為阿爾弗雷德‧紐曼、弗朗茲‧瓦克斯曼等知名音樂人譜寫樂曲。威廉姆斯同時也參加流行音樂的表演和籌劃,這時候他向女演員兼歌手的芭芭拉‧瑞克(Barbara Ruick)求婚,兩人後來結了婚,直到1974年芭芭拉去世。兩人生育有3個孩子:女兒現在是醫生,兩個兒子都是搖滾音樂人。
 
60年代,威廉姆斯為許多知名電視作品譜曲,他還在大劇院舉辦個人原創音樂會。70年代,威廉姆斯得到了一個“災難唱片之王”的稱號,相繼為《海神號歷險記》(The Poseidon Adventure)、《大地震》(Earthquake)和《火燒摩天樓》(The Towering Inferno)三部講述災難故事影片創作音樂唱片。1972年,威廉姆斯為影片《幻像》(Images)創作了一首心理樂曲,至今仍然是世界音樂史上最具創新精神的音樂作品。他為《流氓好漢》(The Reivers)(1969)譜寫的主題曲,吸引了好萊塢名導史蒂芬‧斯皮爾伯格的注意,此後兩人開始合作,實現了強強聯手。斯皮爾伯格還把威廉姆斯推薦給另外一位好萊塢大導演喬治‧盧卡斯。雖然好萊塢影壇風雨變幻,但威廉姆斯依然保持著旺盛的創作激情,創作了大量電影音樂。
 
拍攝於80年代初的科幻片《E‧T》為威廉姆斯贏得第三座奧斯卡獎盃。這一時期,他重返電視界,為NBC的“晚間新聞”等創作了很多音樂作品。這一時期,他和斯皮爾伯格的合作大大減少。威廉姆斯於1980年被任命為波士頓通俗交響樂團第19任指揮,自1993年退休至今任該團名譽指揮。同時他還擔任波士頓交響樂團坦格爾伍德音樂節的駐會藝術家。
 
進入90年代之後,打算退休的威廉姆斯作品逐漸減少,尤其是在《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和《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這兩部影片之後更是如此。短暫的休整之後,威廉姆斯耐不住內心對音樂的渴望和激情,重新回到音樂創作上來。先後為《刺殺肯尼迪》(JFK)、《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等10多部電影創作音樂或擔任音樂總監。
 
進入21世紀後,威廉姆斯並沒有放慢事業的腳步。他繼續與斯皮爾伯格和盧卡斯進行合作,作品包括《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星戰前傳》、《少數派報告》(Minority Report)等。威廉姆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音樂會方面,為迪斯尼音樂大廳創作主題曲、譜寫輕歌劇等。另外,他的音樂魔力在2001、2002和 2004年所拍攝的《哈利‧波特》(Harry Potter)魔幻電影中也有明確的體現。如今,世界各地的人們都會哼唱威廉姆斯的曲子,在音樂會大廳裡,在散步的小路上,音樂專輯收藏者的書架上,體育競技場上,遊行隊伍中,到處都有他創作的音樂的影子。
 
年歲已高的威廉姆斯在05年的一陣創作高峰期後又沉寂了下來,一直沒有新作的他也讓更多的樂迷為他的身體感到了擔憂,只是希望他在推出更多優秀作品的同時保重身體~
 
是電影造就了約翰威廉斯,而約翰威廉斯則進一步的,將自己的音樂帶出電影外,走入音樂演奏會中。同時,約翰威廉斯也一直嘗試協奏曲,音樂劇等非電影音樂創作,曾和不少知名交響樂團,如倫敦愛樂合作發表他的非電影音樂作品。 
 
  在電影音樂工作者中,大概很難再找到一個如同約翰威廉斯般,跨越古典與流行,電影界與音樂界的多元化作曲家,如果沒有了約翰威廉斯的音樂,我們又怎能想象這世上竟然有這樣一顆心,它可以容得下這兩款截然不同的曲風繆斯;你或許更難想像這位鼎鼎大名的作曲家,從來都不願讀劇本,他只相信眼睛看到的,因為他獨具慧眼,不但可以看到影片風情,還可以讀出電影無法捕捉到的愛……   http://bbs.musicool.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4585
 
01. Anything Goes (2:49)   <試聽>
02. Fast Streets of Shanghai (3:38)
03. Nocturnal Activities (5:53)
04. Short Round's Theme (2:28)
05. Children in Chains (2:41)
06. Slalom on Mt. Humol (2:22)
07. The Temple of Doom (2:57)   <試聽>
08. Bug Tunnel and Death Trap (3:29)
09. Slave Children's Crusade (3:21)
10. The Mine Car Chase (3:38)
11. Finale and End Credits (6:17)   <試聽>



01. Anything Goes

07. The Temple of Doom

11. Finale and End Credits 結局和片尾 

camsy65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音樂家 : John Williams 約翰·威廉姆斯
專輯 :  The Last Crusade 聖戰奇兵 (印第安納瓊斯第3集)
年份 : 1989年/2006年 
風格 : Soundtrack 原聲 | OST 電影配樂

<聖戰奇兵>是印弟安那.瓊斯系列在台灣最容易取得的一張電影原聲帶,目前仍由飛碟唱片發行,它的整體風格和<法櫃奇兵>的神祕神威,以及<魔宮傳奇>的邪教異端相比之下,顯然增加了鮮明的宗教神聖色彩,因為這一次印弟尋找的,是傳說中最後晚餐的聖杯.
  
影片一開場,照例印弟又要為了古物被壞人追,不過這次登場的是少年印弟安那瓊斯,這段音樂Indy's Very First Adventure,由神祕的單音開場,然後開闊的絃樂呈現了無垠沙漠中的童軍隊伍,而少年印弟安那瓊斯正是其中的一員,脫隊的印弟無意發現了盜取古物的隊伍,在帶有宗教色彩的簡短主題中出土的是“科羅拉多十字架”,不過深富正義感的小印弟偷了十字架調頭就跑,一場驚險有趣的追逐就此展開,小印弟的主題聽起來饒富趣味,而且不時有明亮燦爛的英雄樂章穿梭其間.
  
X Marks The Spot描寫印弟前往意大利找尋聖杯下落和父親的旅程,電影上照例也是用地圖和音樂來表現印弟的旅程,聖杯的主題和前兩集的法櫃主題和桑卡拉是完全不同氣質的作品,富有神聖莊嚴的質感.Scherzo For Motorcycle & Orchestra描寫印弟父子和納粹間的一場追逐,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威廉斯在<聖戰奇兵>中的表現,比<法櫃奇兵>和<魔宮傳奇>更加內斂成熟,而且也更富旋律性和結構感,整個追逐聽起來不溫不火,倒像是一首輕快的交響曲,的確,威廉斯直接將曲目命名為Scherzo(詼諧曲),表明了威廉斯試圖把動作配樂直接寫成交響曲的野心.
  
繼蛇窩和蟲穴之後,第三集裏印弟碰上的是成千的大老鼠,在Ah, Rats!!!沉壓壓還會蠕動的音樂中,聖杯的主題悠揚現身,引出十字軍祥和莊嚴的主題,描寫印弟終於找到了傳說中的十字軍堎寑,可是突然一群不速之客在地道中引起了一場大火,音樂也急轉成緊張的動作管絃,印弟和女主角千鈞一髮的逃出,只是事情還沒完,對方從地底追到河上,於是接下來的Escape From Venice,又是一段相當精彩的追逐音樂,尤其是後段印弟和對手在漸漸被絞碎的小船上打鬥,音樂描繪的栩栩如生,結尾的聖杯和十字軍主題描述了來人的身份,正是守護聖杯祕密的十字軍後裔.
 
No Ticket是一段編曲俏皮滑稽的音樂,描述印弟和父親瞞天過海,躲避納粹的搜捕,所以聽來有些偷偷摸摸的.The Keeper Of The Grail以優美的十字軍主題,刻劃出聖杯守護者莊嚴虔誠的智慧形象,這段音樂如果按劇情順序,其實應該是要排在比較後面的.Keeping Up With The Joneses又是一小段追逐音樂,當中印弟父親的主題展現了可愛且精力充沛的音樂形象,不過為了配合劇情,音樂聽起來有老是被打斷的感覺. Brother Of The Cruciform Sword的音樂富有異域探險的氣息,而且也展現了納粹的主題,這個主題和<法櫃奇兵>比較之下大異其趣,不過聽起來有些令人聯想到“帝國進行曲”.
  
Belly Of The Steel Beast是<聖戰奇兵>的高潮追逐戲,經過<法櫃奇兵>沙漠追擊中氣質慓悍的銅管,和<魔宮傳奇>礦車大追逐中邪異瘋狂的高音笛,絃樂成為印弟這次和坦克搏鬥的主軸,這段音樂的前後段我都很喜歡,前段渾重的絃樂聽起來完全就是樂句和結構都十分完整的交響樂,而後段劇情急轉,展現了<法櫃奇兵>中驚險刺激的銅管氣勢,不過中間有段印弟被吊在坦剋上吃土的音樂寫的有些吵,有點亂,所以有點煩,不大悅耳就是了,但以前,後段的部份來說,是這部配樂最強的音樂演出之一.
  
The Canyon Of The Crescent Moon以神秘又帶有異國色彩的音樂,描寫印弟一行人抵達傳說中的新月峽谷,即聖杯的收藏地點.而The Penitent Man Will Pass是印弟闖越神殿機關的音樂,和前兩集不同的是,這次的機關考驗的是人對上帝的信念,所以這次的機關音樂不像<法櫃奇兵>和<魔宮傳奇>那樣驚心動魄,充滿誇張的冒險動作氣息,反而著重在神蹟與信仰力量的表現,當中一段印弟放手一搏,向萬丈深淵一腳踩下的段落是音樂中的高潮,而聖杯的主題在其中象徵了宗教的神聖力量.
  
最後的End Credits (Raiders March),是一首很棒的組曲,集配樂的各個主題旋律於大成,描寫神殿即將崩塌,在生死邊緣的印弟對聖杯還是不死心,但詳和的瓊斯老爸主題告訴印弟是該放手的時候了,在印弟的主題中印弟終於放棄聖杯,而聖杯的主題和十字軍的主題中,聖杯守謢者的身影漸漸消失在崩坍的塵土中,印弟一行人逃出神殿,故事也將告一段落,電影結束時自然是不能少了奇兵進行曲,於是短號一揚,印弟一行人的英姿在奇兵進行曲的助陣下,沒入落日火紅的餘暉中.這段終曲還加了兩段組曲,一是十字軍的主題,在片尾聽起來感覺特別好,而且這個主題的旋律本身即相當優美,第二個主題是追逐音樂Scherzo For Motorcycle & Orchestra,不過其實我個人有些希望這個終曲只要有奇兵進行曲和十字軍主題就可以了.
  
除了各個出色的主題之外,其實我覺得奇兵配樂最大的特色之一,即是它變化萬千的追逐音樂,每一個追逐約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都做了不同風格,不同主題的設定,而且每一個段落都是有起承轉合,高潮起伏的樂章,若是將三部電影的追逐片段擺在一起,絕對還是能分的清清楚楚,特色分明,不像現在大多數的動作電影配樂,實在寫的有些千篇一律,連完全不同的電影聽起來都還是好像,而<聖戰奇兵>更是三集中,將這種動作音樂的多元性與變化性發揮的最盡致的一部,每段動作描寫聽起來幾乎都是結構完整,構思互異的管絃樂章,令人嘆為觀止.只是奇兵配樂在版權上好像有些混亂,三部配樂出自三個不同的公司,所以要湊齊比較傷腦筋,不過巿面上倒是很容易買到選曲,如辛辛那提也曾表演過幾首印弟安那系列中的作品,當然奇兵進行曲還是最熱門的作品.最後,聽說印弟安那.瓊斯系列第四集肯定開拍了,實在好久沒有看到像這樣的冒險電影了,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 約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

約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是美國歷史上名氣最大、獲獎最多、商業上最為成功的作曲家之一。提起他,就很容易讓人想到約翰‧菲利普‧蘇薩、阿倫‧科波蘭或是列昂納多‧伯恩斯坦,因為他再次詮釋了美國作曲家時代的內涵。迄今為止,約翰‧威廉姆斯先後45次獲奧斯卡提名,捧回5座奧斯卡獎盃,20余次黃金及白金唱片獎,2次艾美獎,4次金球獎,20次格萊美獎,6次土星獎,7項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等,毫無疑問是全世界最受人尊重的作曲家之一。

威廉姆斯先後出任過無數國家及世界級管弦樂隊的指揮,其中最著名的是1980到1993年期間,擔任波士頓通俗交響樂團第19任指揮,率領樂團在美國和日本等地舉辦過3場大規模的通俗音樂巡演。目前,威廉姆斯擔任該交響樂團的名譽指揮。他還為1984、1988和1996年的夏季奧運會、2002年的冬季奧運會譜寫過主題曲。

威廉姆斯於1932年2月8日生於紐約長島,父親是哥倫比亞電台的一名打擊樂器手,從小在音樂環境裡長大。15歲那年,決心成為一名可以在音樂會上表演的鋼琴家;1948年,搬遷到洛杉磯居住,成為一名年輕的鋼琴家,自己組建了一個爵士樂隊;19歲舉辦了自己原創曲子及鋼琴奏鳴曲的音樂會。

青少年時代的威廉姆斯曾就讀於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洛杉磯城市大學,在米高梅電影公司音樂人羅伯特‧萬‧艾普斯手下學譜曲和指揮,同時在課外向作曲家馬裡奧‧卡斯特諾沃‧特德斯科求教作曲真諦。大學畢業後,威廉姆斯在美國空軍裡呆了三年,負責軍樂隊指揮。後來又師從鋼琴教師羅西娜‧萊維妮,磨練表演技巧。這時候,他靠在爵士樂俱樂部打工掙學費,羅西娜鼓勵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作曲上面。於是,威廉姆斯重新返回洛杉磯,做好進軍好萊塢的各種準備。到洛杉磯後,先是到製片公司當鋼琴演奏員,為一系列電視劇配樂,並和伯納德‧赫爾曼結成了朋友。

24歲的威廉姆斯正式加盟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後來到了20世紀福克斯公司,為阿爾弗雷德‧紐曼、弗朗茲‧瓦克斯曼等知名音樂人譜寫樂曲。威廉姆斯同時也參加流行音樂的表演和籌劃,這時候他向女演員兼歌手的芭芭拉‧瑞克(Barbara Ruick)求婚,兩人後來結了婚,直到1974年芭芭拉去世。兩人生育有3個孩子:女兒現在是醫生,兩個兒子都是搖滾音樂人。

60年代,威廉姆斯為許多知名電視作品譜曲,他還在大劇院舉辦個人原創音樂會。70年代,威廉姆斯得到了一個“災難唱片之王”的稱號,相繼為《海神號歷險記》(The Poseidon Adventure)、《大地震》(Earthquake)和《火燒摩天樓》(The Towering Inferno)三部講述災難故事影片創作音樂唱片。1972年,威廉姆斯為影片《幻像》(Images)創作了一首心理樂曲,至今仍然是世界音樂史上最具創新精神的音樂作品。他為《流氓好漢》(The Reivers)(1969)譜寫的主題曲,吸引了好萊塢名導史蒂芬‧斯皮爾伯格的注意,此後兩人開始合作,實現了強強聯手。斯皮爾伯格還把威廉姆斯推薦給另外一位好萊塢大導演喬治‧盧卡斯。雖然好萊塢影壇風雨變幻,但威廉姆斯依然保持著旺盛的創作激情,創作了大量電影音樂。

拍攝於80年代初的科幻片《E‧T》為威廉姆斯贏得第三座奧斯卡獎盃。這一時期,他重返電視界,為NBC的“晚間新聞”等創作了很多音樂作品。這一時期,他和斯皮爾伯格的合作大大減少。威廉姆斯於1980年被任命為波士頓通俗交響樂團第19任指揮,自1993年退休至今任該團名譽指揮。同時他還擔任波士頓交響樂團坦格爾伍德音樂節的駐會藝術家。

進入90年代之後,打算退休的威廉姆斯作品逐漸減少,尤其是在《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和《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這兩部影片之後更是如此。短暫的休整之後,威廉姆斯耐不住內心對音樂的渴望和激情,重新回到音樂創作上來。先後為《刺殺肯尼迪》(JFK)、《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等10多部電影創作音樂或擔任音樂總監。

進入21世紀後,威廉姆斯並沒有放慢事業的腳步。他繼續與斯皮爾伯格和盧卡斯進行合作,作品包括《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星戰前傳》、《少數派報告》(Minority Report)等。威廉姆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音樂會方面,為迪斯尼音樂大廳創作主題曲、譜寫輕歌劇等。另外,他的音樂魔力在2001、2002和 2004年所拍攝的《哈利‧波特》(Harry Potter)魔幻電影中也有明確的體現。如今,世界各地的人們都會哼唱威廉姆斯的曲子,在音樂會大廳裡,在散步的小路上,音樂專輯收藏者的書架上,體育競技場上,遊行隊伍中,到處都有他創作的音樂的影子。

年歲已高的威廉姆斯在05年的一陣創作高峰期後又沉寂了下來,一直沒有新作的他也讓更多的樂迷為他的身體感到了擔憂,只是希望他在推出更多優秀作品的同時保重身體~

是電影造就了約翰威廉斯,而約翰威廉斯則進一步的,將自己的音樂帶出電影外,走入音樂演奏會中。同時,約翰威廉斯也一直嘗試協奏曲,音樂劇等非電影音樂創作,曾和不少知名交響樂團,如倫敦愛樂合作發表他的非電影音樂作品。 

  在電影音樂工作者中,大概很難再找到一個如同約翰威廉斯般,跨越古典與流行,電影界與音樂界的多元化作曲家,如果沒有了約翰威廉斯的音樂,我們又怎能想象這世上竟然有這樣一顆心,它可以容得下這兩款截然不同的曲風繆斯;你或許更難想像這位鼎鼎大名的作曲家,從來都不願讀劇本,他只相信眼睛看到的,因為他獨具慧眼,不但可以看到影片風情,還可以讀出電影無法捕捉到的愛……  


◆ 1989年曲目
1. Indy's Very First Adventure 8:11 <試聽>
2. X Marks The Spot 3:07
3. Scherzo For Motorcycle And Orchestra 3:49
4. Ah, Rats!!! 3:36
5. Escape From Venice 4:21
6. No Ticket 2:42
7. The Keeper Of The Grail 3:21
8. Keeping Up With The Joneses 3:35
9. Brother Of The Cruciform Sword 1:53
10. Belly Of The Steel Beast 5:26
11. The Canyon Of The Crescent Moon 4:16
12. The Penitent Man Will Pass 3:23
13. End Credits (Raiders March) 10:36


◆ 2006年曲目

Disc 1
01. Main Title (3:28)
02. Indy's very first Adventure (4:45)
03. Journey to Venice, X Marks the spot (3:10)
04. Rats, The Grave, Petroleum Fire (3:38)
05. Escape from Venice (4:22)
06. The Floor is on Fire, Motorcycle Chase (3:51)
07. No Ticket (2:44)
08. Keeping up with the Joneses (3:36)
09. Reunited with Sallah, The Tank (1:54)
10. Belly of the Steel Beast (5:27)
11. Indy's Return, Canyon of the Crescent Moon, The Grail Temple (4:16)
12. The Name of God, A Leap of Faith (3:22)
13. The Last Knight (3:23)
14. Elsa Falls, Illumination (4:41)
15. End Credits (5:56)

Bonus Tracks
16. Bonus Tracks, Escape from Venice (4:47)
17. Bonus Tracks, Scherzo for Motorcycle and Orchesta (2:47)
18. Bonus Tracks, Keeping up with the Joneses (4:08)
19. Bonus Tracks, Escape from Venice (5:22)
20. Bonus Tracks, Indy's Theme Reprise (4:36)
21. Bonus Tracks, Trick of Treat (1:23)

Disc 2
01. Venice, Fortune Teller (3:44)
02. Briefing, Assignment Vlad (3:48)
03. Off to Ramania (3:06)
04. Meeting Nicolas (2:31)
05. Climb Every Mountain (2:55)
06. Castle Heights, Hanging Corpses (2:46)
07. Lightning (3:39)
08. Dripping Blood (1:47)
09. Death in your pocket (2:11)
10. Ice Room (1:45)
11. Vlad the Impaler (1:32)
12. Dinner Anyone? (1:55)
13. Lull them to sleep (2:18)
14. Tower of Tortures (2:42)
15. Bloodletting, Stabbed in the back (2:25)
16. Four Roads meet (0:37)
17. Resurrected, Indy fights Vlad (1:50)
18. Forest Reckoning (0:33)
19. I'd stake his like on it, Halloween (2:09)
20. The Portuguese Coast 1938 (2:15)
21. Packet from Dad, To Donovan's House (0:49)
22. The Legend of the Holy Grail (0:57)
23. The Diary of Professor Jones (2:19)
24. Into the Catacombs (2:36)
25. To Castle Brunwald (0:40)
26. Searching for Doctor Jones (1:45)
27. The Two Joneses (2:05)
28. Elsa's Betrayal (1:58)
29. Marcus in Iskenderum (0:49)
30. The Kiss (2:34)
31. The Road to Berlin (1:04)
32. The Berlin Air Terminal (1:59)
33. Leaving the Zeppelin (1:23)
34. Death of the Messenger from God, Failed Rescue (2:21)
35. The Pen is Mightier than the Sword (3:34)
36. Professor Jones is Shot, The Penitent Man will pass (2:51)
37. Donovan's Death, Henry is healed (4:27)
38. Indy's Fanfare #1 (0:10)
39. Indy's Fanfare #2 (0:15)
40. Indy's Fanfare #3 (0:21) 

 

camsy65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音樂家 : John Williams 約翰·威廉姆斯
專輯 : The Kingdom of the Crystal Skull 水晶骷髏王國 (印第安納瓊斯第4集)
年份 : 2008年 
風格 : Soundtrack 原聲 | OST 電影配樂

 
重現《法櫃奇兵》風光的續集電影,由史蒂芬史匹柏導演、喬治盧卡斯製作與哈裡遜福特主演,黃金組合金三角再次聚首,讓大冒險家印第安納瓊斯再次活躍於大銀幕前。
 
等待18年,冒險史詩銀幕重現!!! 
 
◎ 好萊塢巨人史蒂芬史匹柏,「星際大戰」巨匠喬治盧卡斯與動作巨星哈裡遜福特組合之好萊塢鐵三角1980年代狂掃全球12億美金票房,榮獲7座奧斯卡大獎的印第安納瓊斯冒險系列-「法櫃奇兵」第4擊!!!
◎ 哈裡遜福特、「伊莉莎白」凱特布蘭琪、「變形金剛」西亞李畢福巨星聯演!
◎ 當代最受歡迎電影音樂巨擘約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世紀音樂史詩經典!
 
  全球影壇最受歡迎的冒險動作英雄-印第安納瓊斯回來了!奧斯卡金獎導演史蒂芬史匹柏,「星際大戰」系列編導喬治盧卡斯與動作巨星哈裡遜福特這個好萊塢鐵三角繼1980年代狂掃全球12億美金票房,榮獲7座奧斯卡大獎的印第安納瓊斯冒險系列-「法櫃奇兵」(Raiders Of The Lost Ark)、「魔宮傳奇」(Indiana Jones And The Temple Of Doom)、「聖戰奇兵」(Indiana Jones And The Last Crusade)之後,在2008年的夏季強檔中隆重鉅獻【印第安納瓊斯:水晶骷髏王國】,重現這為史上最強悍的考古學教授的動作魅力。
 
  【印第安納瓊斯:水晶骷髏王國】在演員陣容上除了有哈裡遜福特之外,同時也力邀首集「法櫃奇兵」的女主角凱倫艾蓮參與演出,新加入的成員包括了「伊莉莎白:輝煌年代」凱特布蘭琪,「變形金剛」新世代酷男西亞李畢福等。本集劇情設定在1957年的冷戰期間,印第安納瓊斯前往祕魯森林中的古老墓地,尋找傳說中的黃金城以及隱身其中的阿卡特水晶骷髏,在冒險的過程中,一行人與以凱特布蘭琪為首的蘇聯精銳部隊展開了神祕寶物的攻防大戰。
 
  當代最受歡迎的電影音樂巨擘約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生平榮獲5座奧斯卡,4座金球獎,20座葛萊美獎,代表作包括「星際大戰」六部曲、「哈利波特」、「外星人」、「侏羅紀公園」、「辛德勒的名單」、「搶救雷恩大兵」、「慕尼黑」、「藝伎回憶錄」等,此次再度披掛上陣,由那段擁有萬馬奔騰氣勢的鼓號樂搭配風起雲湧的管弦樂所融合而成的" Raiders March法櫃奇兵進行曲"迅速勾勒出印第安納瓊斯的豪邁氣魄,再度激起影迷的亢奮情緒,威廉斯就從這段跟瓊斯博士的帽子與長鞭一樣鮮明的主題音樂中出發,展開另一趟磅礡人心的冒險史詩之旅,大師除了為這段膾炙人口的主題音樂進行出奇不意的變奏與弦樂編曲變化之外,在樂器的配置上也不時讓長笛與木管樂器在交響樂曲中擔任製造視聽高潮的核心,至於在樂曲組合方面更是巧妙的融合了古典、歌劇、爵士、現代音樂等不同類型的音樂元素。
 
  無論從樂器選擇、樂曲結構或是編曲、製作來看,這張原聲帶都展現了約翰威廉斯駕馭電影音樂的大師風範。史匹柏表示:「約翰威廉斯完全沒忘記怎樣讓觀眾開心。看著影像注射了120cc劑量的純約翰威廉斯的音樂腎上腺素,實在是非常的亢奮動人。」
 
※電影2008年5月22日起,台灣地區與全球同步聯映!  http://www.kkbox.com/....../31VgqiSPS67f8c60FR2b008l......
 
1. Raiders March
2. Call Of The Crystal
3. The Adventures Of Mutt <試聽>
4. Irina’s Theme
5. The Snake Pit
6. The Spell Of The Skull
7. The Journey To Akator
8. A Whirl Through Academe
9. “Return”
10. The Jungle Chase
11. Orellana’s Cradle
12. Grave Robbers 
13. Hidden Treasure/The City Of Gold
14. Secret Doors/Scorpions
15. Oxley’s Dilemma
16. Ants!
17. Temple Ruins/The Secret Revealed <試聽>
18. The Departure
19. Finale



3. The Adventures Of Mutt

17. Temple Ruins/The Secret Revealed 寺遺址/秘密揭曉 

camsy65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音樂家 : John Williams 約翰·威廉姆斯
專輯 : E.T. The Extra-Terrestrial (E.T.外星人)
年份 : 1982年/1996年/2002年 
風格 : Neo-Romantic 新浪漫 | Post-Modern 後現代 | OST 電影配樂

本片獲得 1983 年第五十五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最佳影片、最佳攝影、最佳編劇和最佳剪輯提名,並最終榮獲最佳原著音樂、最佳錄音、最佳音效和最佳視覺效果四項大獎。同年在第三十六屆英國電影學院獎上奪得最佳配樂獎,並在第四十屆金球獎上獲得最佳劇情片和最佳原作配樂兩項大獎。1982 年的首版原聲唱片榮獲 1983 年 Grammy 音樂獎的電影電視類最佳原聲音樂獎 
 
John Williams, 說他是全世界最知名的電影配樂家應該不為過,
數不清有多少經典電影的配樂是出自他的巧思,
特別是大導演史蒂芬史匹柏的作品, 幾乎都由John Williams配樂,
若是沒聽過他的名字, 至少也看過由他配樂的電影,
星際大戰系列、侏儸紀公園、印第安那瓊斯系列、E.T.、超人、神鬼交鋒、
哈利波特系列、藝妓回憶錄、還有奧運的主題曲Olympic Fanfare and Theme....  不計其數。
 
John Williams1.jpg
 
   John Williams於1932年生於紐約長島,1948年隨其家人遷居洛杉磯並就讀於UCLA,早年曾跟隨Mario Casteinuovo Tedesco學習作曲。在空軍役畢後,他返回紐約進入Juilliard School深造,並跟隨Rosina Lhevinne學習鋼琴。在紐約期間他曾加入爵士樂團擔任鋼琴手的工作,成為一名鋼琴家也是他最初的志願。之後John Williams重返洛杉磯,並且為當時多位著名電影配樂家,包括Bernard Herrmann,Alfred Newman,Franz Waxman,Elmer Bernstein,Henry Mancini,Jerry Goldsmith等人,擔任鋼琴演奏的工作,也因此漸漸走入電影音樂領域。
 
  60年代John Williams開始為電視影集擔任配樂,並且贏得兩座艾美獎,這兩部作品分別是<海蒂>和<簡愛>,其中<簡愛>尤其被John Williams視作創作生涯中的重要作品,同時這段時間John Williams也有許多出色的喜劇電影音樂,如<華麗冒險>,<偷龍轉鳳>等,也因此John Williams幾乎被定型成喜劇電影音樂家.

John Williams2.jpg 
 
  1967年,John Williams為爵士音樂劇<娃娃谷>擔任編曲(Adaption),首次獲得金像獎提名,而1969年入圍金像獎的<華麗冒險>,則是John Williams首次以原著配樂入圍金像獎,1971年他以音樂劇<屋上提琴手>獲得奧斯卡最佳音樂編曲獎(Adaption),這是他的首座金像獎,其獨樹一格的華麗交響曲風頗受矚目,陸續獲得許多為電影作曲的機會,也走入瞭John Williams70年代早期的災難片時期,其中包括<海神號>,<大地震>與<火燒摩天樓>等災難電影音樂都獲得金像獎的提名。在這個時期的作品中,John Williams雖未跳脫當時流行的輕音樂或爵士音樂等配樂模式,不過也不乏具有交響樂實力的片段,尤其在管絃電影音樂日漸式微的70年代,這些災難電影音樂是當代少數保持交響配樂傳統的作品。其中<海神號>與<火燒摩天樓>都獲得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但並非齣自John Williams之手。也許正因為這些災難電影音樂累積的經驗,使得John Williams得以在1975年以<大白鯊>風靡世界,並拿下他個人的第二座金像獎,而這是他的第一座原著配樂金像獎。

  John Williams和Steven Spielberg的閤作起源於1974年的<橫衝直撞大逃亡>,由於Spieberg對於John Williams的<華麗冒險>深深著迷,而力邀他為自己的電影配樂,兩人接下來在<大白鯊>中展現瞭天衣無縫的默契,使的John Williams成為Steven Spielberg電影事業上最重要的工作夥伴,兩人合作長達二十餘年,是當代公認最成功的好萊塢”導演/配樂”組合,除了<紫色姊妹花>由電影製作人崑西.瓊斯擔任配樂外,其他所有Steven Spielberg的電影,皆由John Wiliams擔當配樂,除了<橫衝直撞大逃亡>,<失落的世界>,<侏羅紀公園>和<虎剋船長>外,其餘每一部作品皆獲得奧斯卡最佳原配樂的提名,<E.T.>與<辛德勒的名單>並獲得1982年和1993年的原著配樂金像獎。而<虎剋船長>中的主題曲“When you are alone ”則入圍當屆金像獎最佳原著歌曲。到現在,電影觀眾恐怕已經很難想像沒有John Williams配樂的大白鯊和印第安那瓊斯會是什麼樣子的了。  

John Williams6.jpg
 
  John Williams在音樂事業上的另一個高峰是為他贏得1977年奧斯卡金像獎的<星際大戰>,在Spielberg的引薦下,John Wiliams和George Lucas結識並出任<星際大戰>的電影配樂,其爐火純青的主題式變化不僅創造出一部華麗磅礡,排山倒海的的太空歌劇,而且他的配樂技巧,也對日後的好萊塢電影音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同時這一張原聲帶在市場上的空前成功,也宣告了純音樂的配樂在商業上的實力。在當屆金像獎中,Spielberg,Lucas與Williams無疑是最閃亮的明星,他們的作品不僅在商業上勢如破竹,在金像獎上也大有斬獲,<第三類接觸>和<星際大戰>不僅雙雙入圍最佳影片,Spielberg和Lucas也都入圍最佳導演,<星際大戰>並囊括七項個人技術獎,而<第三類接觸>也獲得二項個人技術獎,至於為這兩部電影配樂的John Williams,也以這兩部影片同時入圍,可以說是當屆金像獎得獎最呼聲最高,同時也是最實至名歸的電影工作者,這兩部配樂的成功,也帶領管絃交響配樂的風潮重返好萊塢。
 
  除了Spielberg和Lucas之外,Oliver Stone是近年來另一名常與John Williams合作的導演,很顯然的,Stone的電影風格和前二者大異其趣,也可說是Williams的另一項挑戰,Stone的影片常富有陰謀和深沈的色彩,Williams在處理上不僅精確的詮釋出Stone的色調,在<誰殺了甘迺迪-JFK>中,他更進一步開發出不同於已往的音樂風格與手法,名配樂家Henry Mancini認為<JFK>堪稱是最“原創”的電影原聲帶之一,而<七月四日誕生>則在悲愴的刻劃中呈現出史詩的美感,加上譭譽參半的<白宮風暴>,三部作品都曾獲得金像獎的提名。

John Williams3.jpg
 
  一般認為John Williams善長如<星際大戰>,<第三類接觸>,<超人>,<法櫃奇兵>等大氣勢,大場面的科幻冒險電影音樂,但實際上John Williams的創作型式十分多元,從大排場的華麗製作到詮釋內在情感的小品電影,都有相當出色的演出,如古靈精怪又溫馨感人的<小鬼當家>,風格浪漫高雅的<新龍鳳配>,情感刻劃細膩的<無罪的罪人>,<意外的旅客>,格調清新淡雅的<怒河春醒>,<史丹利與愛莉絲>,充滿古典音樂氣質的<火線大逃亡>,<辛德勒的名單>,<天使的小孩>,氣氛陰森,神齣鬼沒的<月黑風高>,邪氣十足又變化多端的<紫屋魔戀>,加上名導Robert Altman的<幻像>,Alfred Hitchcock的<大巧侷>等等,由這些作品不難發現John Williams幾乎可以掌控任何一種類型的影片,不僅是一位高產量,同時也是一位高品質的作曲傢,樂評人Tony Thomas曾說:John Williams能駕馭兩種截然不同的領域,他可以像Korngold(好萊塢動作管絃的先驅者,作品有<The Adventures of Robin Hood>)一般的盛大華麗,也可以做非常內在情感的東西,如<意外的旅客>或<小鬼當傢>,他的確是一名大師!另一名配樂傢Henry Mancini,其實稱得上是John Williams的前輩,在談到John Williams時說:他是我的同輩中最神奇的,我覺得不論什麼題材交給他,他都能表現的如此出色。
 
  主題式變化是John Williams配樂的慣用手法,他常為電影中的主角或主題事件譜寫一段主題旋律,然後在影片中隨著角色的遭遇和劇情的轉折,將這個主題變化出各種情緒的變奏,這樣的技巧實際上是出自華格納歌劇,但同樣的手法在不同的音樂家手上,自然是各有巧妙不同。John Williams的主題往往呈現精確的詮釋和高度的可辨識性,使得音樂和電影中的角色情節形成密不可分的結合,大白鯊的神出鬼沒,印第安那瓊斯的傳奇冒險,絕地武士的神秘力量,銀河帝國的大軍壓境,正義化身的超人,流落他鄉的E.T.,在John Williams的音樂中彷彿歷歷在目,這也使得John Wiliams的音樂不僅深受影迷與樂迷的喜愛,更一再受到金像獎與葛萊美獎的垂青,成為近年來提名率最高的電影音樂工作者。
John Williams4.jpg
 
  音樂的震撼性與爆發力是John Williams另一項所向披靡的特色,儘管他曾表示對進行曲並沒有特別的喜好,之所以作了這麼多的進行曲只是視影片本身的特質和需要而定,但無疑的,John Williams的進行曲不僅自成一家,而且威力驚人,也因為這樣的音樂特色,John Williams曾多次應邀為奧運會這樣的國際盛會譜寫開幕曲,包括1984年洛杉磯奧運的“奧林匹克鼓號曲”,1988年漢城奧運的“奧林匹克精神”,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的“召喚英雄”等,此外,為NBC新聞譜寫的片頭曲“任務”,和為自由女神像譜寫的“自由鼓號曲”,也都是John Williams除了電影音樂以外的大氣勢創作。
 
  由於在電影界和音樂界的輝煌成就,John Williams於1980年,正式出任在當時已有85年歷史的波士頓大眾交響樂團第19任指揮,直到1993年才卸任,其間不僅多次巡迴演出,而且錄製了多張告示牌排行榜上的冠軍專輯,音樂種類型態豐富,在流行交響樂的領域獨領風騷,其中亦重錄了許多John Williams的經典作品,包括<簡愛>組曲,<牛仔>組曲,<華麗冒險>組曲,<七月四日誕生>組曲,<紫屋魔戀>組曲,“奧林匹克鼓號曲”,“奧林匹克精神”,以及許多Steven Spielberg電影和”星際大戰三部曲”的著名配樂曲目。即使在1993年John Williams離職後,波士頓大眾交響樂團仍和John Williams合作了1996年奧運的主題專輯“召喚英雄”,而且離開波士頓大眾交響樂團並不表示John Williams離開了大眾交響樂的領域,如近來與帕爾曼合作的“帕爾曼的電影琴聲”,亦在繼<辛德勒的名單>之後,與帕爾曼再度聯手風靡樂壇,電影造就了John Williams,而John Williams則進一步的,將自己的音樂帶出電影外,走入音樂演奏會中。同時,John Williams也一直嚐試協奏曲,音樂劇等非電影音樂創作,曾和不少知名交響樂團,如倫敦愛樂合作發表他的非電影音樂作品。
 
  在電影音樂工作者中,大概很難再找到一個如同John Williams般,跨越古典與流行,電影界與音樂界的多元化作曲家,George Lucas曾表示,John Williams是任何一個導演夢想中的工作夥伴,樂評人認為,當今電影音樂界中,只要John Williams認了第二,大概也很難有人敢認第一,試想沒有了John Williams的音樂,好萊塢的電影真的得要失色許多了。 

John Williams7.jpg
 
◆ 約翰.威廉斯作品與得獎紀錄年表
 
1959~1969   1970~1979   1980~1989   1990~1997
 
1959
Daddy-O    
 
1960 
I Passed for White 
Because They're Young 
 
1961 
Stark Fear 
The Secret Ways 
Bachelor Flat  
 
1962 
Diamond Head 
 
1963 
Gidget Goes to Rome  
 
1964 
The Killers  
 
1965 
None but the Brave 
John Goldfarb, Please Come Home  
 
1966 
The Rare Breed 
The Plainsman 
Penelope 
Not With My Wife, You Don't 
How to Steal a Million偷龍轉鳳 
Valley of the Dolls娃娃谷 
 
1967 
A Guide for the Married Man 
Fitzwilly 
 
 
1968 
Sergeant Ryker 
 
1969 
The Reivers 
Goodbye, Mr. Chips 
Daddy's Gone A-Hunting  
 
1970 
Storia di una donna  
 
1971 
FIddler on the Roof屋上提琴手 金像獎最佳改編音樂 
 
1972
The Poseidon Adventure 
Pete 'n' Tillie 
Images 
The Cowboys  
 
1973 
Tom Sawyer 
The Paper Chase 
The Man Who Loved Cat Dancing 
The Long Goodbye 
Cinderella Liberty  
 
1974 
The Towering Inferno火燒摩天樓 
The Sugarland Express橫衝直撞大逃亡 
Earthquake大地震 
Conrack  
 
1975 
Jaw大白鯊 金像獎最佳原著音樂 
The Eiger Sanction  
 
1976 
The Missouri Breaks 
Midway中途島大戰 
Family Plot  
1977 
Star Wars星際大戰 金像獎最佳原著音樂
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第三類接觸 金像獎配樂提名 
Black Sunday黑色星期日  
 
1978 
Jaw 2大白鯊續集.神出鬼沒
Superman超人 金像獎原著音樂提名
The Fury  
 
1979 
Dracula月黑風高 
 
1980 
The Empire Strikes Back帝國大反擊 金像獎原著音樂提名  
 
1981
Raiders of the Lost Ark法櫃奇兵 金像獎原著音樂提名 
Heartbeeps 
 
1982 
Yes, Giorgio卿卿佳人 金像獎原著歌曲提名  
Monsignor 
E.T. the Extra TerrestrialE.T.外星人 金像獎最佳原著音樂 
 
1983 
Return of the Jedi絕地大反攻 金像獎原著音樂提名 
 
1984 
The River怒河春醒 金像獎原著音樂提名 
Indiana Jones and the Temple of Doom魔宮傳奇 金像獎配樂提名
 
 
1986 
Space Camp突破二十五馬赫 
 
1987 
The Witches of Eastwick紫屋魔戀 金像獎原著音樂提名
Empire of the Sun太陽帝國 金像獎原著音樂提名 
1988 
The Accidental Tourist意外的旅客 金像獎原著音樂提名
 
1989 
Indiana Jones and the Last Crusade聖戰奇兵 金像獎原著音樂提名 
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七月四日誕生 金像獎原著音樂提名
Always直到永遠 
 
1990 
Presumed Innocent無罪的罪人 
Stanley and Iris史丹利與愛莉絲 
Home Alone小鬼當家 金像獎原著音樂及原著歌曲提名
 
1991 
JFK誰殺了甘迺迪 金像獎原著音樂提名
Hook虎克船長 金像獎原著歌曲提名
 
1992 
Home Alone 2: Lost in New York小鬼當家續集.紐約迷途記 
Far and Away遠離家園 
1993 
Schindler's List辛德勒的名單 金像獎最佳原著音樂 
Jurrassic Park侏羅紀公園
 
1995 
Sabrina新龍鳳配 金像獎喜劇及音樂片類原配樂及原著歌曲提名
Nixon白宮風暴 金像獎劇情片類原著音樂提名 
 
1996 
Sleepers豪情四兄弟 金像獎劇情片類原著音樂提名 
 
1997 
Rosewood 
The Lost World失落的世界 
Seven Years in Tibet火線大逃亡
Amistad勇者無懼 金像獎劇情片類原著音樂提名 
 
1998
Saving Private Ryan搶救雷恩大兵 金像獎劇情片類原著音樂提名
Stepmom親親小媽
 
1999
Angela's Ashes天使的孩子
Star Wars Episode I : The Phantom Menace星際大戰首部曲:威脅潛伏
 
et 3.jpg

由大導演史蒂芬史匹柏執導的經典鉅片「外星人」,描述生長在加州一個單親家庭的小男孩艾略特,某天意外碰到一個來自外太空的外星人,他發現這個長相滑稽古怪的外星人不但心地善良,而且聰明睿智,因此艾略特決定幫助被他稱為E.T.的外星人和他的星球聯絡,逃過地球科學家和政府單位的追捕、安全返家。
 
於是,一段緊張刺激的冒險之旅就此展開…
 
刻畫離家三百萬光年的外星人與地球上三位小孩跨越時空所建立的動人情誼,具強大催淚戲劇力量的「外星人」,’82年上映時不但獲得影評人一致稱讚,贏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配樂」、「最佳視覺效果」等4項大獎,更以將近4億元美金的傲人票房高居美國影史票房排行第4名。
 
今年,為了慶祝「外星人」上映20週年紀念,環球影片重新推出「外星人」,加入前所未見的片段、先進的電腦特效畫面、以及重新混音的數位化音效,讓影迷重溫這部感人至深的作品。
e.t..jpeg.jpg
 
擔綱電影音樂創作與指揮的John Williams/約翰威廉斯,曾贏得5座奧斯卡金像獎、17座葛萊美獎、3座金球獎…等無數獎項殊榮,是當代全美最受歡迎、最成功的交響樂作曲家與指揮家之一,更是大導演史蒂芬史匹柏最信賴的電影配樂大師。
 
史蒂芬史匹柏推崇約翰威廉斯的作品不僅能讓電影出色生動,更有著讓觀眾感動、震撼、潸然落淚的情緒渲染魔力。
 
在「外星人」一片裏,約翰威廉斯延續他自「星際大戰」、「第三類接觸」以來,擅長營造浩瀚無垠的星空情境旋律和期待與未知接觸的感受基調,隨著外星人降落地球,展開一連串的音樂歷險;從精細輕巧、溫柔婉約的氛圍緩緩走入悠揚華麗、恢弘壯闊的高潮,把管弦交響樂豐富多樣的音樂特質作最淋漓盡致的完美示範。
 
為配合電影20週年紀念,「外星人」電影原聲帶20週年紀念版,特地全新數位錄製混音,再加上之前未收錄的音樂片段,讓這張劃時代的電影音樂經典,更具珍藏價值。   http://www.kkbox.com/......
 
et 1.jpg
 
本片獲得 1983 年第五十五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最佳影片、最佳攝影、最佳編劇和最佳剪輯提名,並最終榮獲最佳原著音樂、最佳錄音、最佳音效和最佳視覺效果四項大獎。同年在第三十六屆英國電影學院獎上奪得最佳配樂獎,並在第四十屆金球獎上獲得最佳劇情片和最佳原作配樂兩項大獎。1982 年的首版原聲唱片榮獲 1983 年 Grammy 音樂獎的電影電視類最佳原聲音樂獎……
 
《E.T. 外星人》的原聲,迄今為止一共發行過三個版本,分別是1982年的首版、1996年的 Special Edition(特別版)和2002年的 The 20th Anniversary Edition(二十周年紀念版)。其中1982年的版本根據錄音、制模的技術不同,又延伸為1982年第一次發行的 AAD 版和1985年的 DDD 全數碼版,而1985年的 DDD 版分別在1988年和1990年再次復刻發行。
 
此貼提供的是1982年 AAD 初版 CD 的 Rip 文件。
 
雖然82版在曲目數量和總長度方面遠遠不如96和2002版,但其珍貴性在原聲迷看來一直都是不可替代的,這是為什麼呢?一起來看看中國台灣的原聲帶愛好者 Loyalwise Ye 對於 1982 AAD 版本獨特之處的介紹——
 
1982年的最初版和1996年千呼萬喚始出來的特別版,幾乎是完全不同的……82年版的原聲唱片是一張表演版的原聲唱片,它大部分的音樂和電影中的有一些小小的出入,即使是完全一樣的曲子,演出的情緒和手法也略有差異。

et.jpg
 
不過也不是說82年版是“冒牌的”,應該說82年這張原聲唱片,是 John Williams 暫時放開影像,以自己的情感詮釋的作品,所以當中有幾首表演曲是今後所有版本的 Soundtrack 或電影中都沒有的,例如大家耳熟能詳的“Flying”、“Over the Moon”和“ET and Me”,而且這些曲子在82年版中也有不同於電影中的詮釋手法。
 
尤其值得重視的是“ET. and Me”,這是一首很棒的,但很少被演出錄音的作品,82年版的原聲唱片是唯一能找到“E.T. and Me”首演錄音的唱片,因此對原聲迷來說彌足珍貴。 http://www.yycaf.net/view/view599061-1.html
et2.jpg
 
◆1982年版曲目 
1. Three Million Light Years From Earth 2:57
2. Abandoned And Pursued 2:58
3. E.T. And Me 4:49  <試聽>
4. E.T.'s Halloween 4:07
5. Flying 3:20  <試聽>
6. E.T. Phone Home 4:18
7. Over The Moon 2:06
8. Adventure On Earth 15:06  <試聽>
 
◆1996年版曲目 
1.Far From Home (E.T. Alone)
2.Bait For E.T.
3.Beginning Of A Friendship
4.Toys
5."I'm Keeping Him"
6.E.T.'s Powers
7.E.T. And Elliott Get Drunk
8.Frogs
9.At Home
10.Magic Of Halloween
11.Sending The Signal
12.Searching For E.T.
13.Invading Elliott's House
14.E.T. Is Dying
15.Losing E.T.
16.E.T. Is Alive!
17.Escape/Chase/Saying Goodbye
18.End Credits
 
◆2002年版曲目 (20周年紀念版)
1 Main Titles 01:06
2 Far from Home - E.T. Alone 06:46
3 Bait for E.T. 01:44
4 Meeting E.T. 02:05
5 E.T.s New Home 01:38
6 The Beginning of a Friendship 03:02
7 Toys 02:43
8 "Im Keeping Him" 02:18
9 E.T.s Powers 02:42
10 E.T. and Elliott Get Drunk 02:54
11 Frogs 02:10
12 At Home 05:37
13 The Magic of Halloween 02:52
14 Sending the Signal 03:56
15 Searching for E.T. 04:16
16 Invading Elliotts House 02:21
17 E.T. Is Dying 02:19
18 Losing E.T. 02:02
19 E.T. Is Alive! 04:06
20 Escape - Chase - Saying Goodbye 15:01
21 End Credits 03:49 



3. E.T. And Me

5. Flying 飛行

8. Adventure On Earth 地球上的冒險 

camsy65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