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uichi Sakamoto %26; David Sylvian - Forbidden Colours EP.jpg

 


 

Ryuichi Sakamoto1.jpg

「Forbidden Colours」是坂本龍一將主題音樂「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配上歌詞而成的演唱曲。獨特的是,「Forbidden Colours」並非將主題音樂原有的旋律唱出來,主題音樂還是在那邊當背景音樂,但演唱的部分卻又是一段新的旋律。
 
《俘虜》(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部份歐洲國家名為Furyo),又譯為《戰場上的聖誕快樂》(戦場のメリークリスマス),是1983 年出品的電影,由日本電影導演大島⋯⋯渚所執導,這也是他第一部英語發音的電影 此電影是根據英國作家勞倫斯•凡•德•普司特(Laurens Van Der Post)的小說《種子與播種者 》(The Seed And the Sower)所改編而成,由傑瑞米•湯瑪斯(Jeremy Thomas)製片。主要演員有大衛•鮑伊(David Bowie)、坂本龍一、北野武、湯姆•康 堤(Tom Conti)。電影配樂者為坂本龍一,主題曲Forbidden colours由大衛•席維安(David Sylvian)所演唱。
 
此部電影最廣為人知的即為它的電影配樂,電影原聲帶皆由坂本龍一所製作,而電影同名主題曲「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獲得廣大的迴響跟歡迎, 將他帶上了音樂事業的一大高峰,並奠定大師的地位。除了在電影中播放的純音樂版本外,坂本龍一也請JAPAN樂團主唱–大衛席維安(David Sylvian)為這首歌 加入了歌詞並演唱,增加一個有人聲演唱的版本,曲名為「Forbidden Colours」,同樣收錄在原聲帶中。
 
01. Forbidden Colours 4:42 <試聽>
02. Bamboo Houses 5:26
03. Bamboo Music 5:39
04. Forbidden Colours - Version II 5:58


 

David Sylvian.jpg

 

 

David Sylvian 大衛•席維安 介紹
文章 by 袁智聰 http://www.mcb.com.hk/online2/article/article.php?did=2&aid=75

前英國New Romantic/Art Rock樂團Japan的靈魂人物?顛倒眾生的天下第一美男子?唯美音樂詩人?還是簡單直接地稱他為一名藝術家?也許這些已彷彿是老掉了牙的說法,但在我們這輩樂迷心目中,他的而且確有著不可多得、無法磨滅的地位。

畢竟他的Brilliant Trees、Gone To Earth、Secrets Of The Beehive等個人專輯,都是八十年代一眾文藝青年必
聽的唯美派音樂經典──如今這樣寫起來也倒覺得有點兒肉麻啊。

或許這是我們的八十年代集體回憶,然而David Sylvian的音樂創作卻從沒有停留在八十年代,請不
要將他Nostalgia起來。只是打後他的作品,都並非為迎合樂迷所需而來,而是隻朝著他的「自我」方針而前行——直至1999年,他推出了Dead Bees On A Cake專輯,才是他自Secrets Of The Beehive後足足十二年來的另一張Song-Based著作,重投樂迷最熱切期待到Sylvian的縈繞心頭優美Avant Ballad聲音。

又正如踏入廿一世紀,Sylvian成立了他的自家獨立
廠牌Samadhi Sound。正當舊公司Virgin在2003年間相繼把Japan及其個人專輯以新封套設計兼Remastered形式作舊酒新瓶再版發行,同年Samadhi Sound廠牌及Blemish專輯的出現,正標誌著他展開了其音樂征途的新一章。

後維珍時代
2000年一張雙CD歌曲精選專輯Everything
 And Nothing,再加上2002年的純音樂精選專輯Camphor,正正為他的Virgin時代作出了圓滿的總結,也象徵丁自Japan時期的80年專輯Gentlemen Takes Polaroids起跟Virgin廠牌維持了超過二十載的合作無間賓主關係,亦已告一段落。

Virgin老早已不再是昔日那所甚具領導性的英倫新音
樂品牌,但這所主流唱片集團到了後來仍能有空間容納到Sylvian,讓他發表談不上有何商業元素的作品,已簡直是奇跡且難能可貴。Sylvian脫離Virgin,其實是早可預料的事,然而他卻沒有蟬過別枝,而是選擇獨立自主地在美國新罕布什爾州開設他的Samadhi Sound廠牌。

Samadhi Sound是Sylvian的自家廠牌,也是他由一間古
老農莊倉房改建而成的錄音室,似乎他意圖就此大展拳腳。

而Samadhi Sound的創業作,是他的2003年度個人專輯Ble
mish,縱然這是他繼Dead Bees On A Cake之後的另一歌曲作品專輯,但所打造出卻是一種簡約而寂靜的音樂美學,沒有悅耳窩心的歌曲旋律,有的卻是荒涼的疏離感。

秉承過往Sylvian唱片的精英陣容,在Blemis
h裡亦同樣有精銳的樂手助陣,但這次卻只有僅僅兩人為他伴奏而已,一位是英國Avant-Jazz結他手Derek Bailey,而另一位則是維也納前衛電音製作人Fennesz——禮尚往來,去年Fennesz推出的Venice專輯,又邀請了Sylvian為他主唱了一曲Transit──他難得在別人的唱片裡客串。

瑕疵再造
Samadhi Sound並不多產,在Blemish之後就只有負責在
歐洲地區出版他跟阪本龍一合作的World Citizen而已。直至04年8月至05年初的半年間,Samadhi Sound才先後發表了三張新出品,那分別是紮根洛杉磯的電音製作人Akira Rabelais的冰島A Cappella聲樂專輯Spellewauerynsherde,加州Ambient鋼琴大師Harold Budd的告別作Avalon Sutra/As Long As I Can Hold My Breath,以及Sylvian為Blemish帶來的Remix專輯The Good Son Vs The Only Daughter。

也許大家以為一向Sylvian都跟Remix這東西絕
緣。但其實在1993年間他跟King Crimson主腦結他手Robert Fripp合作The First Day專輯時,便把一曲Darshan抽取出來交由當時得令的電音組合The Grid及The Future Sound Of London製作Remix,向深邃電子舞曲進行探討。但有別於當年,The Good Son Vs The Only Daughter的意義是作為替他在Blemish裡的作品加以Rework/Remake,而多於甚麼舞曲版Remix。

所以為他跨刀的八個音樂單位Ryoji Ikeda、Burnt Friedman、Sweet Billy Pilgrim、Readymade FC、Yoshihiro Hanno、Tatsuhiko Asano、Jan Bang And Erik Honore以及Akira Rabelais,都是一群Leftfield甚至Av
ant-Garde派的製作人,你只會在The Wire裡找到他們的名字,而不是DJ Magazine或IDJ或Jockey Slut。

像The Only Daughter落在日本簡約電音音樂家Ryoji Ikeda手上,便換來簡約的Avant-Garde室
樂風格,效果異常驚豔。而在Tatsuhiko Asano操刀下的How Little We Need To Be Happy,所打造出的典雅輕柔爵士韻味,更恍如回到昔日Sylvian的美好Avant-Ballad聲音。

The Good Son vs The Only Daughter的主旨,是要為Blemish裡本是結
構疏落的歌曲,注入不同的音樂感改造。就耳感而言,這是一張可以比原著更富可聽性的Remix專輯──最重要是Sylvain的主唱,皆全被保留下來。

電音的製作,Burnt Friedman主理下配合單簧管伴奏的Blemish
,F Communication旗下法國製作人Readymade FC主理的A Fire In The Forest(絕美麗在心頭之版本),曾跟Sylvian舊隊友Mick Karn合作過的日本製作人Yoshihiro Hanna(半野喜弘)主理的The Good Son,還有Jan Bang And Erik Rabelais的The Only Daughter讓虛無電音與前衛爵士之交叉感染,Samadhi Sound旗下愛將Akira Rabelais為Blemish代入的抽象電聲Soundscape與Field Recordings,都是為Sylvian本是簡約荒
涼的歌曲進行電音美學再造。

經過重新闡釋下,The Good Son vs The Only Daughter正是要突顯這批David Sylvian歌曲蟄伏著的Poetic Beauty。

(原文刊於《F&B+》 現經重新修改)



David Sylvian 3.jpg

David Sylvian 的資料 http://tw.myblog.yahoo.com/jw!LcZVbaaeFRrBqx.066UgrW8PJQ--/article?mid=871&l=f&fid=55

David Sylvian, 原來的名字是 David Alan Batt,於58年2月23日出生於英國的肯特郡Kent。少年時代與其一同成長的好友Mick Karn、Rob Dean、Richard Barbieri及他的親生弟弟Steve Jansen組成樂團,輪流玩奏一些David和Mick的作品,目的只是出於一種避世的少年情懷。直至77年在一個公開的音樂比賽中掄元而得到Hansa廠牌的一紙合約。

翌年,樂團以Japan的名字推出處女作Adolesc
ent Sex及同年後期的Obscure Alternatives,曲風是Bowie、T Rex及New York Dolls影響下的Glam Rock,而反應是以日本市場最為熱烈。78年在Synth Pop包裝下推出Quiet Life,並翻唱騷靈歌手Smokey Robinson的I Second That Emotion。80年樂團推出Gentlemen Take Polaroids,保持著Synth Pop的外衣,但Burning Bridges及Nightporter所營造的陰沉氛圍把樂團提升到另一個層面,其中以Nightporter優美的鋼琴主調最為突出。80年一張用上毛澤東半身黑白照為唱片封面設計元素的Tin Drum接續Gentlemen Take Polaroids的方向,可以理解的是東方音樂的影響在這製作中俯拾皆是,而碟內的Ghosts在英國亦成為大熱作品。

可惜偏偏在樂團達至最高峰的時候就宣告解散

80 年代解散的 Japan樂隊,是當年知識青年最愛的英倫樂隊,他們的
出現直至現在都是代表著 Fashion、前衛、潮流的標誌。尤其是當年《Tin Drum》大碟更被很多音樂人視之為經典,將東方音樂與電子音樂進行了完美無缺的融合,同時在歌詞方面david以一位西方藝術家的位置對中國的文化進行了深刻的思辯!《Tin Drum》堪稱是西方當代音樂史上一座無法超越的里程碑


David Sylvian 2.jpg

1985年David Sylvian脫離了Japan,開始自己個人的音樂藝術生涯,探尋更為純淨的精神靈性和超然的詩人哲思,1987年david推出了個人的第4張專輯《Secrets Of The Beehive》,從此以後David Sylvian便將世俗人間的流行,搖滾遠遠的拋在身後,他的每一首作品就像那千年的渾然天成的鑽石閃耀著奪目的光芒,傾聽David的歌曲無疑就是一次靈魂的洗禮,心靈的淨化。你終於可以從滾滾紅塵中抽身而出,回歸人性最初的淨土,或者你也許會來到明暗世界的交界處,在天地之間的的混沌中感受遠方的光明,有一些迷惑與悵惘卻有不甘宿命的擺布。

除了是一位出色的音樂人之外,他更是出名的詩人同畫家,
在 90年代他已經在倫敦及紐約等多個地方舉行畫展,並且得到很高的評價。

在David Sylvian《Secrets Of Beehive》那唯美深邃的世界……他一邊彈奏鋼琴一
邊清唱出了專輯的第一首作品《September》,這不禁讓人想起了Japan時期同樣用鋼琴伴奏的經典名作《Night Porter》,不過有所不同的是《Spetember》已經沒有了《Night Porter》的凄美和鬼魅,取而代之的是一份folk—Blues的動人情懷。 專輯中最令人如痴如醉的當然是“When Poets Dreamed Of Angels”中空靈無比,晶瑩剔透的吉他solo,浮現在人腦海的是一幅阿拉伯民間的美妙風景,David Sylvian他非常喜歡創作這種吉他小品,在91年的“Rain Tree Crow”中亦有一首同樣風格的“Red Earth”。

  “Mothers And Child”是一首日本民樂風格十足的作品,味道十分的
醇厚。令人驚嘆的是David Sylvian在其中加入了即興鋼琴段落,可謂是與john Zorn後現代爵士的理念不謀而合,手法非常先鋒!這兩種具有矛盾性的音樂不但沒有互相排斥分裂,反而水乳交融。可以說“Mother And Child”是專輯中最具實驗性色彩的作品!

在專輯中最值得推崇是“Let The Happiness In”,背景中風琴的吹奏凝造出莊重聖潔的教堂氣氛,短
號的加入又平添了濃濃的懷舊氣息,這其實是David Sylvian一首百聽不厭的ambient作品,大家可以盡情的投入其中,去感受David Sylvian靈魂深處那份王爾德式的憂傷與略帶頹廢的浪漫,一切盡在不言中………。
  《Secrets Of The Beehive》的最後一首作品“Forbidden Colous”曾經收錄於1983年大島渚的電影《Me
rry Christmas,Mr.Lawrence》。 阪本龍一畫龍點睛的鋼琴宛如寒冬天地之間的灰色雪花,飄向人世間的最後一滴鮮血。背景的弦樂與David悲天憫人的歌聲將愛的無助,愛的絕望表現的淋漓盡致。每次聽這首歌我都會情不自禁的想起川端康成的小說《古都》的結尾。雖然兩者沒有任何關係。這絕對是一首百聽不厭,動人心魄的經典佳作!

  傾聽過David Sylvian的音樂,你會發現David Sylvian是一位在人世間孤獨漫步的天神,他永恆的
歌唱生命的價值,宗教的博大精深,還有大自然千百萬化的
美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amsy651 的頭像
    camsy651

    音樂猩猩 ♩ ♪ ♫ ♬ ♯♭♮. ☆.﹒‧°∴°☆.﹒-

    camsy65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