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 Ryuichi Sakamoto 坂本龍一 
專輯:Out Of Noise 噪聲輸出
風格 : Abstract 抽象/Modern Classical 現代古典/ Experimental 實驗/ Ambient 氛圍
發行時間:2009年
youtube 專輯12首連播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CUIdUUk_Lc&feature=BF&list=PLCDDA7C379DB36D67&index=1
                                                                                                  
坂本龍一又一新境界 ~ Out Of Noise 


有人指David Bowie 大衛.鮑伊是樂壇上的變色龍,在形象上他的確是,若從音樂角度而言,日本的坂本龍一才真正名實相符。他出碟無數,而且遍及各種類型,從古典、爵士、電子、巴西到電影配樂、流行樂、亞洲地區音樂等等,總之令人無從猜測,新意層出不窮。近日面世的《Playing The Piano》是一張鋼琴獨奏專輯,當中重新演繹了他多首首本之作如《The Last Emperor》、《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The Sheltering Sky》等,比起以往版本又多了一份深度和韻味。《Out Of Noise》卻是另一回事,玩的是ambient音樂,以音響效果取勝,像長達九分多鐘的《Glacier》便營造出恍若冰河融化的聲效,十分有趣。不過此類音樂需要點耐性欣賞,否則會略感沉悶。    

                        

坂本龍一這位日本音樂界的代表,沒有人否認這位音樂大師的崇高地位,自從Y.M.O解散後,他與細野晴臣、高橋幸宏三人,都依然都活躍在日本的音樂界,不論是耳熟能詳的電影主題曲或是廣告配樂,還是曾經為奧運譜曲,甚至是公開抵制各種破壞地球環境的政府法案。

距離上一張創作專輯'' Chasm ''長達五年的時間,這中間?本龍一也參與了不少樂曲的
製作與各項音樂藝術活動,也極力推廣環保運動,為了新作品的取樣,他有機會去了一趟北極,被那裡的美景完全的吸引住,身在白色世界中的他似乎覺得都市中的紛擾變的好像是屬於另一個世界,這趟北極之旅的體驗,除了讓他體會大自然的力量所得到的感動之外,另外也為北極圈現今受到溫室效應受到的影響而深感憂心。

這一張令人等待許久全新專輯'' Out Of Noise '',和上一張因為反戰、表達出社會現象的'' Chasm ''當中運用多素材且情感較為強烈的曲目比較起來,你感
受不到?本龍一在樂曲中所表達出的憤怒情緒,相反的,這一次的作品散發著一股純真,沒有雜質,全程以坂本龍一的代表樂器-鋼琴為肌里,融合管絃樂,以及種種來自大自然與北極圈當地的取樣聲為主,其中最讓我感動的,莫過於北極圈那些雪橇狗的叫聲,彷彿聽見牠們為岌岌可危的北極圈,表達出哀傷的情緒一般,像'' Hwit ''、'' Ice ''、'' Glacier ''...等曲目,都是表達出北極之美的作品,特別一提的是,'' Hwit ''這一首更直接在北極當地現場錄音完成,而後面一首'' To Stanford ''動人的琴聲旋律,更讓人為之動容。

當音樂結束,我感受到著,就如同專輯名稱,是一張來自聽
似遙遠卻存在於我們地球的聲音,這一瞬間,畫面靜止,同時,我不禁也祈禱著,北極圈的生態,包括整個地球上每一個美麗的自然景緻,也都能好好維持下去。

隨著這張'' Out Of Noise ''專輯的推出,也在日本從3月18日開始,舉辦Ryu
ichi Sakamoto Playing The Piano 2009的巡迴演出,到4月25日結束。
 

Ryuichi Sakamoto2.jpg


       版本龍一2009年三至四月間在日本舉行了一連串的《Playing the Piano》演奏會,當中他以鋼琴演奏了一連串的舊作,這個演奏會的 CD 版本《Playing the Piano》,最近在香港正式發行,還加上了新作《Out of Noise》作為 Bonus CD。
 
其實《Out of Noise》這張作品是教授五年多來的個人新作,早在年中已經在日本推出,今天作為《Playing the Piano》的 Bonus Disk,雖然有點屈委,但是市場取向如此,對於歌迷來說買一得二,也未嘗不是一個超值的選擇。近年間教授已開始走向電音和 Avant-Garde 的領域,最為人津津樂道的,當然還要數他和德國電子音樂人 Alva Noto 合作的一連串項目。除此以外,教授和 Fennesz 合作的《Sala Santa Cecilia》和《Cendre》也是兩張不可多得的佳作。到了今天,教授的電音作品如《UTP__》在我唱盤上盤旋的時間,已經大大趕過了教授的其他早期個人作品。
 
《Out of Noise》開首的 "Hibari" 已是一首 Minimal 的優美鋼琴作品,當中的意境和當年 George Winston 的 New Age 作品有點不謀而合,只是在音色上更加簡約罷了。在 "Hwit" 和 "Still Life" 這兩首作品中,除了鋼琴之外還加入了憂怨的弦樂,是十二分的浪漫表現主義。"In the Red","Tama" ,"Firewater","Disko","Ice","Glacier" 等等曲目都只有零碎的電音聲效和取樣,是《Out of Noise》當中比較深澀的 ambient 作品。 要選擇比較易上耳的作品,還有 "Nostalgia" 這首加入了電子聲效的 Minimal 鋼琴曲目。"To Standford" 是《Out of Noise》之中起伏比較大的鋼琴作品,也算是《Out of Noise》之中比較容易消化的作品之一。總括來說,《Out of Noise》正好反映了教授這幾年間新的音樂取向,當中教授在北極親自為各種聲效取樣,作品中更隱藏著《Out of Noise》背後的環保意識。
 
談過我心目中的主菜,當然不得不提香港版的牌面作品《Playing the Piano》了。
 
日本版的《Playing the Piano》是一張雙 CD 的作品,香港版將當中的曲目再作篩選,只保留了當中的 10 首作品,再加入了“Mizu no Naka no Bagatelle”和“Bolelish”兩首作品。教授翻玩經典曲目,其實早已有跡可尋,當年的《1996》中,教授已經將他的一大堆舊作,以鋼琴和管弦樂再次演繹。今次的《Playing the Piano》,坦言來說只是舊瓶新酒,並不是大不了的事情。當年的大熱作品 "Merry Christmas Mr. Lawerence" 和 "Sheltering Sky" 固然會包含其中。除此以外,還有優美脫俗的 "A Flower is A Flower" 和 "Amore",要選擇比較活潑跳脫的,便有 "Tibetan Dance" 和 1978 年的作品 "Thousand Knives"。對喜愛此道者來說,當然應該找回日本版的《Playing the Piano》雙 CD 才是王道。

1. hibari  雲雀 9:02  <試聽>
2. hwit 6:29
3. still life 4:45
4. in the red 5:32
5. tama 4:01
6. nostalgia 3:38
7. firewater 烈酒 4:10  <試聽>
8. disko 3:37
9. ice 3:34
10. glacier 冰川 9:44  <試聽>
11. to stanford 3:38
12. composition 0919 5:30
 


1. hibari 雲雀

7. Firewater 烈酒

10. Glacier 冰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amsy651 的頭像
    camsy651

    音樂猩猩 ♩ ♪ ♫ ♬ ♯♭♮. ☆.﹒‧°∴°☆.﹒-

    camsy65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